巧设提问,解决难点——《力度标记》课后反思
在教学三年级的力度标记一课时,课的难点是要求学生认识理解渐强和渐弱。声音的强弱并不难理解,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好“渐渐”。为此,我故意在问题里留下悬念:1、请同学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然后,播放了火车由远处驶近,又渐渐远去的声音。听完录音后,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接着我再问:“谁能把它模仿出来?”学生各述己见……,2、同学们再听听,这又是什么声音?说完我便手拿“叮叮”响的闹钟从教室门外慢慢走进教室再慢慢走出教室。这一举动使学生们都兴奋起来。然后我再问:“谁能把它模仿出来?”……
根据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生理特征,设计了带悬念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再抓紧机会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索,结果学生们都能从感性上体会了“渐渐”的含义,然后再从理性上讲解,难点也就解决了。成功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向往而又最不容意实现的。只有在教师巧妙提问引导下,让每位学生体会解决难点的成功,看到自己的进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挖掘潜能,去完成所要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巧妙设计好解决教学难点的提问,也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
根据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生理特征,设计了带悬念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再抓紧机会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索,结果学生们都能从感性上体会了“渐渐”的含义,然后再从理性上讲解,难点也就解决了。成功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向往而又最不容意实现的。只有在教师巧妙提问引导下,让每位学生体会解决难点的成功,看到自己的进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挖掘潜能,去完成所要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巧妙设计好解决教学难点的提问,也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
巧设提问,解决难点——《力度标记》课后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巧设提问,解决难点——《力度标记》课后反思相关的教案:
- 《七子之歌》课后反思2014-07-11
- 《摇篮曲》课后反思2014-07-03
- 《谁在叫》课后反思2014-05-05
- 云》课后反思2014-03-29
- 一堂音乐课后的反思2012-12-11
- 高年级音乐课后反思2012-12-03
- 小学五年级歌曲《樱花》课后反思2012-12-03
- 《龟兔赛跑》课后反思2012-10-14
- 《春来了》课后反思2012-10-10
- 《一对好朋友》课后反思201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