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17 我的叔叔于勒
17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教学目的:
1、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性格的方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注意把握小说的三要素。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介绍作者。
莫泊桑,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
三、听课文录音。
(理清课文层次,理清故事情节。)
1、盼望于勒。
2、夸赞于勒。
3、巧遇于勒。
3、躲避于勒。
四、小说以什么为线索安排材料?
(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安排材料诉。)
五、正音,辨字。
(见课文预习提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人物的形象入手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本课内容,讲授新课。
三、复述小说的情节。
盼——赞——遇——躲(于勒)。
四、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阅读课文第96-98页,回答下列问题。
1、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象不安起来”,这是心里……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这一系列动作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以致……的心理状态。
2、“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别把男孩子惯坏了”主要运用了……的描写方法,提示了菲利普……及菲利普夫人……的心理。
3、母亲亲自看清那卖牡蛎的果真是于勒后,等丈夫确认那个人真是于勒时,她暴怒起来。她为什么突然暴怒起来?……从中可以看出人物的……、……、……的性格。
4、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5、……、……青年人的行动和菲利普夫妇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五、总结。
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提示了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提示了小说的主题。
六、布置练习。
完成《掌握语文》中的“语段精读”部分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教学重点:加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
一、出示练习题。
1、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我两个姐姐。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计较半天。
可是每星期日……多么惊奇啊!
对这三段文字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C)。
A、交代“我”家拮据的家境。
B、交代“我”母亲的思想意识。
C、写“我”家有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
D、写“我们”一家人盼望于勒。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驶向远方“一句运用——修辞手法,表现了人物的心情。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就走开了。”
(1)母亲为什么暴怒起来?
(2)母亲叫我去付钱的原因是什么?
(3)这段文字刻画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语文教案-17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语文教案-17 我的叔叔于勒相关的教案: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简案2015-04-04
- 《我的叔叔于勒》基础训练2015-03-30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62015-03-23
- 初中 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2015-03-02
- 小一语文教案 聪明的华佗2015-01-19
- 小五语文教案 金色的脚印2015-01-12
- 小一语文教案 草2015-01-04
- 小六语文教案 卜算子 咏梅32014-12-24
-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示例一2014-12-18
- 我的叔叔于勒 教案设计示例二2014-12-18
- 《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2014-11-06
-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2014-10-26
-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与点评2014-09-29
- 第五册我的叔叔于勒2014-08-18
- 五册17我的叔叔于勒2013-12-09
-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人教版九年级上)2013-10-24
- 语文教案-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2013-10-12
- 语文教案-《白杨礼赞》教学设计2013-10-12
- 语文教案-子鱼论战2013-10-12
- 语文教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2013-10-12
- 语文教案-醉翁亭记2013-10-12
- 语文教案-麦琪的礼物2013-09-12
- 语文教案-《捕蛇者说》2013-09-12
- 语文教案-论《基本属实》2013-09-12
- 上一篇:语文教案- 曹刿论战
- 下一篇:语文教案-白杨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