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讲“三心”“二意”
语文教学要讲“三心”“二意”
——浅谈“善教”的几点体会
语文教学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达到“善学”、“善用”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就必须做到“善教”。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本人在“善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归纳起来,可小结为“三心”“二意”。
“三心”即课前准备要用心,培养能力要放心,传情达意要动心。
一、“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说的就是“用心”。备课是上课的必要环节(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课件)。要备好一节课,必须花上三倍以上的上课时间。
课前准备的用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真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有关资料)。教师要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深刻挖掘教材;明确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选取相关的资料及与课文相对应的例文,以便知识的迁移和延伸。此外,还可准备介绍作家的其它作品,推荐体裁或题目相同的文章。有时,还得掌握其它学科的有关知识。如《苏州园林》一课,在备课时教师必须先明确本单元的要求,然后熟读课文,找出关键词并备案,象“园林”“标本”、“美术美”与“图案美”、“技术”与“艺术”等;掌握文章的“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由主到次的逻辑说明顺序;准备苏州园林部分景点的照片或图片,象“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近景远景的层次”、“鱼戏莲叶间”等等,同时,教师还得了解我国其它园林的设计和布局特点,以便和苏州园林比较。
其次是了解学生。教师要摸清每个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家庭环境、思想素养和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如召开家长会;建立学生文化和思想档案;分等级评估学生学业成绩和操守等。
再次是合理组织教材,选取恰当的教法。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法上的统筹安排,以便灵活应用。讲读课文可交叉安排多种教法;自读课文可安排以讨论为主,议题开放;古诗文和散文可以读带讲;小说和剧本可安排视听与编演结合。通常情况下,任何一篇课文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或一种固定的模式就可以上好,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最后是写好教案。
二、“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不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想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必须对学生“放心”。训练学生读的能力时,可用录音、范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读的技巧和方法,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指导他们圈点勾画,做好读书笔记。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设计一些难易适度的思考题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或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例如,故事性强的讲读课文可安排学生自编自演,或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自行体会,细细品味;自读课文,可采取分组讨论,掌握重点,攻破难点,或由优秀生代讲分析;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找问题……训练学生写的能力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作,多题比较。日记、周记、作文、随笔等,只要思想健康,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就应放手让他们去写,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者无罪”。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时,可以听谈话、听广播、听讲演,听电视……要求听出中心,听出重点,听出弦外之音;可以说故事,说见闻,说趣事,说感想……说出条理,说出细节,说出个性.一句话,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学,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了《理解,是双向的》一课后,本人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愚公移山好”,还是“愚公搬家好”的辩论活动;学了《石壕吏》一诗,让他们分角色自编自演了其诗歌内容;有时,提出一些带争议的话题让他们各抒已见,锻炼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如《背影》中“父亲翻过铁道,爬上月台去买桔子,我们也可以这样做吗?”,《故乡》中“谁偷了迅哥儿家的碗碟?”,《最后一课》中“作者对
三、语文教师就象一个编剧或导演,要想作品获得成功,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即要“动心”。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需要,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抑扬顿挫的讲解,神采飞扬的表述,恰如其分的评价等,都需要以感情作基础。如《最后一次讲演》中分明的爱憎情感,《春》中充满新、美、力的春韵,《背影》中父爱子、子怜父的父子深情,《孔乙已》中的炎凉世态等等,无不需要教师动情的引导来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唤起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感知。只有教师动心,才能让学生动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从而启发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意”是指教学手法要有新意,教学语言能给学生以美意。
一、语文课堂容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充分抓住青少年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讲究教学方法,使教学富有新意。
第一、多种教学方法交叉、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创设问题情境法、陶冶法、直观法等等,各种方法交叉运用,可避免授课形式呆板单一,以便随时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第二、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进行分组积分竞赛。采取必答、抢答、互问互答等形式,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尽可能长时间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第三、采取别开生面,新奇生动的导入 方式。开头就引人入胜,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荔枝蜜》、《蜘蛛》等就可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 。
第四、板书设计 别出心裁,合理醒目。图案式、表格式、撕贴式、漫画式,甚至动画式等等,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情节的推动,乃至感情的发展,精心合理地设计板书,做到一目了然。如《变色龙》一文的板书就可设计成漫画式,六张表情不同的脸谱表示六次“变色”,既新颖又直观。
二、语文教学必须依赖语言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好的方法外,教师的语言还要讲究艺术性,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即给人以“美意”。
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生动形象的表述;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风趣的谈吐;有感情的朗读;一段优美动听的歌;一幅流畅的简笔画;加上端庄的仪表、得体的穿着、优雅的手势、亲切的教态这些形体语言,以及新颖的板书和漂亮的字体等,都能给人以美感。如教学《白毛女》时,由一曲“北风吹,雪花飘”导入 ;教学《陈毅市长》时,说几句地道的四川话;教《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悲痛哀惋的朗读等等。定能让学生耳目一新,精神振作。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语言艺术驾驭自如,准确传神地表现美,传递美,定能唤起学生对美的感知,使他们受到道德的启迪和美的熏陶,从而去发现美、欣赏美并创造美。
总之,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
语文教学要讲“三心”“二意”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语文教学要讲“三心”“二意”相关的教案:
- 教育专家刘国正直指语文教学误区2015-05-18
- 面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2015-04-21
- 语文教学 朗读先行——浅谈朗读在语2015-04-21
- 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2015-04-21
-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论文2015-04-20
- 重视双基,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也2015-04-20
- 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2015-04-17
- 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浅谈新课标下2015-04-13
- 将审美教育贯穿在语文教学中2015-04-12
-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的几2015-04-12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交换”合作学习和2015-04-11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2015-04-09
- “五自”语文教学,凸显学生自我2015-04-09
- 语文教学应塑造学生的思维品质2015-04-06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管窥多媒2015-04-04
- 语文教学的几个要素2015-04-04
-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2015-04-03
- 课改背景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2015-04-02
- 培养语文能力 渗透思想教育——对文2015-04-02
- 论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2015-03-29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2015-03-28
- 语文教学格式塔2015-03-25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与兴趣的运用2015-03-23
- 研究型备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思考2015-03-15
- 上一篇: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流派与风格
- 下一篇:“入境”方为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