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上双人位置互换》教学反思
学习内容:小学三年级(水平二)《独木桥上双人位置互换》。
本案例预期目标: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体验成功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合作精神。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体操凳四张
操作过程:
1、情境导入:
故事导入“两只山羊”,(从前,有两只山羊要过一座独木桥,在桥中间相遇时,它们又互不相让,结果双双掉入桥下身亡。今天的“山羊们”觉得这个故事简直是对他们智慧的侮辱,他们打算练就“桥上互换位置,安全过桥的本领”,来改变这个故事的结局。)于是,他们将体操凳摆放好成纵“桥”。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次教学比赛。(游戏方法:各小组将队伍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站在“独木桥“的两头,甲和乙组同时往”桥“上走一人,然后在”桥“上进行位置互换后继续走完”桥“。)游戏规则:(1)、桥上的两人都不能掉下桥去;(2)、组内的同学不能搀扶桥上的同学进行换位。教师观看学生的练习情况,让成功的同学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3、下达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桥上位置互换"练习。比比哪一组想出既快速,又安全的方法最多。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学生练习。请学生进行展示,了解大家所用的好办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4、学生进行学习总结.让学生明白同学间进行精诚合作,默契配合的重要性。
案例片段:
学生接到学习任务后便分组进行练习。
片段一:只见俩学生站在长“桥”上,背对着背,想交换位置,但由于臀部太厚,过了一半身体便过不去了。在这进退两难之即,“桥”下的学生伸手扶着他们,让他们过了这一关。
片段二:两个学生采用面对面,他们紧紧地拽着对方,一个侧过身保持不动,另一个移动双脚,转个身,便顺利地过了去。“桥”下的学生开心地为他们鼓掌;
片段三:只见站在这端的这个男生突然跪在“桥”的中间,抬头笑呵呵地对另一端的男生说“你从我身上跨过去”,说完自已尽量将身子缩成团。另一男生见此状况,先将一只脚跨过他的身体,然后稳了稳重心,再将另一只脚跨过。“桥”下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真玄呢,看到他们成功了,我提到嗓门的心也乐开了花,真想去拥抱那个聪明的小子。)
片段四:一组学生竟然在“桥”上玩起了“移泰山”的游戏,个头大的学生抱起块头小的学生,然后做了个180度转身,也成功地换了位。
……“桥”上的学生在练习,“桥”下的学生也没闲着,他们有的在做保护工作,有的在做指挥工作,也有的在尝试着新的方法进行平地的练习,真是热闹。四分钟练习下来,我发现每一对练习者,都已经掌握一种以上“桥上互换位置”的方法了。
教后反思:
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告诉学生方法,不如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悟出这个道理。教育的过程便是学生体验生活,掌握真理的过程。
2)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行动开始。” 教师力求在本次案例教学中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就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本次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一次或几次成功的喜悦。
本案例预期目标: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体验成功体育的乐趣,培养学生互助互学的合作精神。
场地器材:一块篮球场,体操凳四张
操作过程:
1、情境导入:
故事导入“两只山羊”,(从前,有两只山羊要过一座独木桥,在桥中间相遇时,它们又互不相让,结果双双掉入桥下身亡。今天的“山羊们”觉得这个故事简直是对他们智慧的侮辱,他们打算练就“桥上互换位置,安全过桥的本领”,来改变这个故事的结局。)于是,他们将体操凳摆放好成纵“桥”。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次教学比赛。(游戏方法:各小组将队伍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站在“独木桥“的两头,甲和乙组同时往”桥“上走一人,然后在”桥“上进行位置互换后继续走完”桥“。)游戏规则:(1)、桥上的两人都不能掉下桥去;(2)、组内的同学不能搀扶桥上的同学进行换位。教师观看学生的练习情况,让成功的同学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3、下达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桥上位置互换"练习。比比哪一组想出既快速,又安全的方法最多。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学生练习。请学生进行展示,了解大家所用的好办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4、学生进行学习总结.让学生明白同学间进行精诚合作,默契配合的重要性。
案例片段:
学生接到学习任务后便分组进行练习。
片段一:只见俩学生站在长“桥”上,背对着背,想交换位置,但由于臀部太厚,过了一半身体便过不去了。在这进退两难之即,“桥”下的学生伸手扶着他们,让他们过了这一关。
片段二:两个学生采用面对面,他们紧紧地拽着对方,一个侧过身保持不动,另一个移动双脚,转个身,便顺利地过了去。“桥”下的学生开心地为他们鼓掌;
片段三:只见站在这端的这个男生突然跪在“桥”的中间,抬头笑呵呵地对另一端的男生说“你从我身上跨过去”,说完自已尽量将身子缩成团。另一男生见此状况,先将一只脚跨过他的身体,然后稳了稳重心,再将另一只脚跨过。“桥”下立刻响起一片欢呼声。(真玄呢,看到他们成功了,我提到嗓门的心也乐开了花,真想去拥抱那个聪明的小子。)
片段四:一组学生竟然在“桥”上玩起了“移泰山”的游戏,个头大的学生抱起块头小的学生,然后做了个180度转身,也成功地换了位。
……“桥”上的学生在练习,“桥”下的学生也没闲着,他们有的在做保护工作,有的在做指挥工作,也有的在尝试着新的方法进行平地的练习,真是热闹。四分钟练习下来,我发现每一对练习者,都已经掌握一种以上“桥上互换位置”的方法了。
教后反思:
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告诉学生方法,不如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悟出这个道理。教育的过程便是学生体验生活,掌握真理的过程。
2)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行动开始。” 教师力求在本次案例教学中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就拥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更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本次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一次或几次成功的喜悦。
《独木桥上双人位置互换》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独木桥上双人位置互换》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排球》教学反思2014-03-14
- 《耐久跑》教学反思2014-02-28
- 《跳绳考核》教学反思2014-02-28
- “玩报纸球”——轻物掷远 教学反思2014-02-28
- 《前滚翻起立接球》的教学反思2014-02-03
- 六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2014-02-03
- 体育课的教学反思2014-01-20
- 本学期体育教学反思2013-12-30
- 体育教学反思2013-12-30
-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2013-12-09
- 小学体育课教学反思和感想2013-12-09
- 体育教学反思152013-12-09
- 体育课教学反思122013-11-14
- 篮球运动教学反思2013-11-14
- 体育课教学反思92013-11-14
- 我的点滴教学反思2013-10-24
-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和感想2013-10-24
- 一堂体育课的教学反思2013-10-15
- 体育教学反思---分组也是一种教育手2013-10-12
- 体育教学反思(3篇)2013-10-12
- 幼儿体育教学反思三部曲2013-10-05
- 体育教学反思月记2013-10-05
- 一年级前滚翻单元教学反思2013-10-03
- 体育教学反思(08.11)201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