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言”与“文”,最大限度发挥经典文本的教育功能
从近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来看,注重了的“言”与“文”并重。《新课程标准》中在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中,提出了 “言”与“文”方面的要求。在文言文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也注重了从文本出发去学习文言文,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言”的角度去进行文言文教学,认为只有那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
我们知道所谓的“言”是文本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它的理解,离不开它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当然,这和现代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略有不同。毕竟,古文所处的时代离我们太远,无论从年代上还是意义上。新课程所选文本大都是古人的经典力作,追求的是文质兼美,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因此,我认为,学习文言文,确实应该抓住文本这一基本的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从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学等方面和古人对话沟通,启迪感悟。同时,深入体味其中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许多文本行文布局等方面也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因此,文言文教学不抓文本,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同时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对文本的理解又要求我们必须要在教学中处理“言”的问题。如果“言”的问题处理不好,一是对文本难以有正确的理解,同时对学生今后的文言文的阅读学习非常不利。
那么如何做到“言”“文”兼顾,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实践,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处理方法:
一.以“文”带 “言”。譬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学生感兴趣的是写景和抒情的几段,我们就完全可以先让学生总体感受其中的景与情,由此带动学生去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立足“文”,带动“言”学生不仅会有兴趣学习,而且印象深刻。
二.以“文”点“言”。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浅显的或者注释详尽的文本。这样的文本。只在“文”的教学中稍作提示或比较即可。
三.先“言”后 “文”。对直接构成阅读障碍的“言”, 课前,先由师生互动,集中释“言”然后再深入文本。先“言”后 “文往往是针对于难词难句较多而注释不多或不够的文章而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言”指不预先予以解释就直接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些词句,而并非指文中的所有词句。
四.先“文”后“言”。是指先学习文本后,集中归纳。可有重点词语、一些常见的文言语言现象等。这种方法,适合浅显的文本。但也可以作为任何文本学习后的积累巩固。
当然,文言文的学习,一方面考虑不同的文本,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不同的学情。要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文”与“言”的关系。以更好地让新课程文本服务于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作为经典的教育功能。
我们知道所谓的“言”是文本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它的理解,离不开它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当然,这和现代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略有不同。毕竟,古文所处的时代离我们太远,无论从年代上还是意义上。新课程所选文本大都是古人的经典力作,追求的是文质兼美,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因此,我认为,学习文言文,确实应该抓住文本这一基本的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从生活、情感、精神、智慧、哲学等方面和古人对话沟通,启迪感悟。同时,深入体味其中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许多文本行文布局等方面也有很多可资借鉴之处。因此,文言文教学不抓文本,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同时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对文本的理解又要求我们必须要在教学中处理“言”的问题。如果“言”的问题处理不好,一是对文本难以有正确的理解,同时对学生今后的文言文的阅读学习非常不利。
那么如何做到“言”“文”兼顾,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实践,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处理方法:
一.以“文”带 “言”。譬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学生感兴趣的是写景和抒情的几段,我们就完全可以先让学生总体感受其中的景与情,由此带动学生去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立足“文”,带动“言”学生不仅会有兴趣学习,而且印象深刻。
二.以“文”点“言”。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浅显的或者注释详尽的文本。这样的文本。只在“文”的教学中稍作提示或比较即可。
三.先“言”后 “文”。对直接构成阅读障碍的“言”, 课前,先由师生互动,集中释“言”然后再深入文本。先“言”后 “文往往是针对于难词难句较多而注释不多或不够的文章而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言”指不预先予以解释就直接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些词句,而并非指文中的所有词句。
四.先“文”后“言”。是指先学习文本后,集中归纳。可有重点词语、一些常见的文言语言现象等。这种方法,适合浅显的文本。但也可以作为任何文本学习后的积累巩固。
当然,文言文的学习,一方面考虑不同的文本,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不同的学情。要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文”与“言”的关系。以更好地让新课程文本服务于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作为经典的教育功能。
兼顾“言”与“文”,最大限度发挥经典文本的教育功能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兼顾“言”与“文”,最大限度发挥经典文本的教育功能相关的教案:
- 挖掘文本资源,放飞学生灵性2015-05-26
- 领会文本魅力,迸射创造火花――《火2015-04-17
- 抓住文本“空白”点感悟,使感情得到2014-12-29
- 利用文本材料 扎扎实实做好训练 以2014-12-23
- 转化角色 深入文本--《放弃射门》2014-12-17
- 把握文本,让对话更具活力 ——古诗2014-11-10
- 把握文本,让对话更具活力——古诗《2014-10-31
- 七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自主合作,走2014-09-08
- 溶入文本,感受真情——《纸船和风筝2013-11-14
- 感悟文本 体验真情实感——《窗前的2013-11-14
- 合理利用资源,正确理解文本——听《2013-10-15
- 上一篇:拨开层层迷雾,感悟综合性学习的魅力
- 下一篇:浅谈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