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链》
教学目标 :
1、学习在小说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示人物的形象的手法,客观公正的评价主人公玛蒂尔德。
2、领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和多层次性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从人性的角度诠释玛蒂尔得这一人物
教具准备:
幻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莫泊桑简介。
2、小说的创作背景。
3、故事梗概。
二、导入 新课
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同为世界三大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以前我们学过他的名篇《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写的是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于勒一生由贫穷到暴富又至沦落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名篇《项链》,也是取材于一个普通小职员家庭,人物命运也是大起大落。
三、快速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项链”是小说的线索,围绕“项链”,写了那些情节?
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四、进一步透视人物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展示幻灯片)
1、 得到请柬前,玛蒂尔德有那些想法?
想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2、 得到请柬后,情绪怎样变化?
懊恼地丢------恼怒地瞧------不耐烦地哭------迟疑地提出要求------似郁闷、不安、忧愁-------迟疑而焦急地借-------跳、搂、亲、跑
3、 舞会上她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
陶醉
4、 舞会结束后,他想到的是什么?
赶快逃走
5、 丢项链后,她打算怎样处理这件事?
毅然打定主义,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
6、 怎么还债的?
辞退女仆,迁移住所,自己做家务,讨价还价,受人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
7、十年后,还清了债务,玛蒂尔德再次见到女友,她为什么要告诉十年前的事实?
内心的坦然
五、多角度审视、评价玛蒂尔德
同学讨论:
下面提供了对玛蒂尔德的三种看法,请同学选择或综合,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思考、研讨人物形象。
1、 她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
2、 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戏剧性变化无能为力,只能听任摆布的宿命论形象。
3、她是一个由虚荣心导致错位到由诚实劳动导致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是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流程:教师布置-------同学思考-------整理材料-------小组讨论-------代表陈述
教师点拨、归纳:
渴望过上好日子,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追求,并不为过,当然,这种追求不算高远。在捉弄人的命运面前,玛蒂尔德表现出向命运抗争的坚强、勇敢和果断。玛蒂尔德,凭诚实守信和勤劳坚忍为自己赢回了真正美丽。事实上,虚荣心人皆有之,只是程度有别而已。如果我们能把虚荣心化为进取心,直面现实,用辛勤的汗水去实现理想,生活就将变得充实而美好。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七、小结
世界文学史上还有许许多多像玛蒂尔德一样具有人性复杂性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我们应从人物性格发展过程中去认识立体的、多层次性的人物形象。
八、课外迁移
将小小说《一条金项链》与本文比较。以人物形象为主,也可兼顾其它方面。
板 书 设 计
玛 借 项 链 错
蒂 失 项 链 位
尔 赔 项 链 复
德 识 项 链 位
第二课时
一、 鉴赏精巧的构思
1、“借项链”是命运转折的缘由,在玛蒂尔德身上,为什么是必然?
2、“丢项链”看似偶然,为什么又真实可信?
3、“识项链”中得知项链是假的,是否符合情理?
4、构思的“巧妙”体现在那里?
铺垫与伏笔,为情节展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个有关项链的情节,只有“赔项链”不具有偶然性,是玛蒂尔德对生活的抉择。
项链是假的,衬托玛蒂尔德的单纯、诚实与守信,也暗示着上流社会的虚伪。
二、领会小说多层次性的主题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不是论文,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也不应该硬贴上去。欣赏小说的主题,可以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分析。
小说的主题常常融合在题材、人物、结构以及高超的语言技巧之中。
1、 同学讨论:
《项链》多层次的主题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2、 鼓励同学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发表有倾向性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 展示幻灯片,供同学参考。
《项链》写的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十年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
三、扩展、迁移
1、 口头作文:
“识项链”一节,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使人思潮奔腾,百感交集。作为当事人的玛蒂尔德,也不至于无动于衷吧?她可能会有那些想法呢?
震惊?追悔?埋怨?钦佩?欣喜……
请着重就某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将心理活动描写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结合起来。
2、 赏析精彩片段:
《项链》结局,画龙点睛,素有“豹尾”之称。《警察与赞美诗》的结尾也颇受好评。试比较赏析这两部分。
四、小结:
本文的结构曾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赞扬。许多中外文学作品的情节也是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用心领会。
板书设计
借 项 链 铺 垫
丢 项 链
赔 项 链 伏 笔
识 项 链
和《项 链》相关的教案:
- 《打渔杀家》选场2014-02-28
- 捕蛇者说2014-02-28
- 黄生借书2014-02-28
- 从故事中引出论点2014-02-17
- 《陈毅市长》选场2014-02-17
- 《白毛女》选场2014-02-17
- 《还乡梦》自序2014-02-17
- 把诗歌改写成叙事散文2014-02-17
- 泰坦尼克号2014-02-17
- 应用文写作知识2014-02-17
- 威尼斯商人2014-02-17
- 《六国论》教学后记2014-02-03
- 《山居秋暝》2014-02-03
- 《赤壁怀古》教案2014-02-03
-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2014-02-03
- 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014-02-03
- 五人墓碑记 教案2014-02-03
-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2014-02-03
-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2014-01-20
- 《石钟山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师2014-01-20
- 《项脊轩志》(教师中心稿)2014-01-20
- 《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师中心稿)2014-01-20
- 《病梅馆记》教案A(教师中心稿)2014-01-20
- 邶风静女 秦风无衣教案2014-01-20
- 上一篇:陈奂生上城
- 下一篇:《我的空中楼阁》教学设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