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一课的点滴体会
平移和旋转一课是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复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把这些概念用文字概括告诉学生,可能相应的练习学生会掌握得很好,而到实际生活中却不会应用。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有的学生还亲身经历过。如何化抽象的概念为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课前我收集了一些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图(游乐园的游乐项目)如:游览车、摩天轮、风车等,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我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在教学平移、旋转的现象时,我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在教学物体往垂直方向平移时,我让学生用身体演示电梯上下运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
正确数出物体(或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在教学中我设计情景以“红鸟与蓝鸟争吵,谁走的路线更长”这一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动手摆学具,与同伴讨论中得出结果。学生有了结果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不同意见小组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在教师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操作下得出结论。接着,教师再设计疑问:“船走的路长与两只鸟走的路长一样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七嘴八舌纷纷发表意见,活跃了课堂气愤,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学生知道船的路长与鸟走的一样。因为鸟停在船上,船走了多远,鸟也走了多远,最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正确数出物体平移的距离,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以对平移的距离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正确地说出平移的距离。
教师把抽象的概念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为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因而学生都能举出生活中许多有关平移、旋转的现象。如:打气筒打气时做上下平移运动:国旗冉冉升起时做上下平移运动;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做平移运动车轮却在做旋转运动……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而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注重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探索问题;与同伴交流中得出结论,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我提供大量感性材料,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
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我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在教学平移、旋转的现象时,我让学生用手势比划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在教学物体往垂直方向平移时,我让学生用身体演示电梯上下运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旋转的运动方式。
正确数出物体(或图形)平移的距离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如何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在教学中我设计情景以“红鸟与蓝鸟争吵,谁走的路线更长”这一问题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动手摆学具,与同伴讨论中得出结果。学生有了结果时,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不同意见小组的同学说说他们的想法,在教师引导学生的进一步操作下得出结论。接着,教师再设计疑问:“船走的路长与两只鸟走的路长一样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七嘴八舌纷纷发表意见,活跃了课堂气愤,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学生知道船的路长与鸟走的一样。因为鸟停在船上,船走了多远,鸟也走了多远,最后让学生说说怎样正确数出物体平移的距离,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以对平移的距离有了一定的了解,就能正确地说出平移的距离。
教师把抽象的概念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为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因而学生都能举出生活中许多有关平移、旋转的现象。如:打气筒打气时做上下平移运动:国旗冉冉升起时做上下平移运动;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做平移运动车轮却在做旋转运动……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而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注重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探索问题;与同伴交流中得出结论,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我提供大量感性材料,通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知识。
《平移和旋转》一课的点滴体会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平移和旋转》一课的点滴体会相关的教案:
- 《分一分(一)》一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3
-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点滴尝试2015-04-06
-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反思2015-03-27
-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3-22
-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2015-03-04
-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课的教2015-02-28
- 《左右》一课教学反思2015-02-28
- 《比较》一课教学案例2015-02-28
- 《指数函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2015-02-02
-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2015-01-14
- 《图形的平移》教学反思2015-01-03
- 《测量》第一课时教学反思2014-10-27
- 《平移与旋转》教学反思2014-09-22
- “找规律——生活中的搭配”(第一课2014-08-18
- 《频率与概率》第一课时教学反思2014-06-27
- 《买车》一课的教学反思2014-06-06
- “行程问题应用题”教学经验点滴2014-05-30
- 《小数乘整数》一课教学反思2014-03-21
- 关于《实数》一课的教学反思2014-02-17
- 帮助学生唤回自信――《唐雎不辱使命2013-12-09
- 《生活中的大数》一课教学反思2013-01-09
- 《平移》教学反思2013-01-04
- 《购物》一课留下的几点遗憾2012-12-30
- “比例的应用”一课教学反思2012-12-22
-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的“思”与“问
- 下一篇:《成员间的关系》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