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思想上应明确,为什么要通过音乐培养人才,通过音乐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素质。通过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对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应注意基本素质的培养。教学是为表现自己的教学成绩,还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急于出“成果”,教学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其中最常见的是带给学生思想上的混乱,没有艺术标准,没有规格,不能正确表现音乐,长此下去,养成演奏上的一些坏习惯,最终反而扼杀了学生的才能。要防止学生学习的各阶段之间的脱节。学生学习的各个不同阶段,是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面,或必须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如初学入门阶段,要有正确的方法和路子,走好第一步,一定要打好技术基础,同时不忽略音乐方面的培养,要接触不同风格和各种音乐,加强音乐方面的理解和表现。
全面培养才能。学生的成长包括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修养,而后者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前者的提高,我们的学生往往只注意专业方面的提高,缺乏全面知识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有的学生专业很好,也有才能,但由于长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只知道一味地练琴、唱歌,到了一定的程度,他的专业就上不去了,因为综合素质太差,影响了他对音乐的理解。有的学生虽然在校时音乐方面才能并不十分突出,但由于重视加强各方面的知识修养,最终却有更大的潜力。因为其他艺术门类直至文学、诗歌等,都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学生从未看过印象派的画,对印象派的音乐就很难理解,就不可能把声音和光、色彩更好地联系起来。看到欧洲的古典建筑后,我们会对古典音乐的曲式、结构中所体现的力量和平衡有更好的理解。多看一些好的绘画和雕塑,会更加丰富在音乐的线条、层次以及颜色方面的想象;而如果能领会到中国水墨画中的淡雅的情趣,就能更好地找到古典民族传统乐曲中的朴素韵味。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分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十分重要。面对一份新的乐谱要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把谱上的东西准确无误地详细演奏出来。读谱还要有深度,要从谱面上的东西领会音乐的内容和本质以及作曲家的意图。如结构、音乐的性格特点。要以学生的独立工作来代替模仿和依赖,学生必须结合学习乐曲,自己看有关的资料、书籍、听音响资料,而不是等老师来讲,这样才能对作品、作曲家、历史背景、风格、特征等有更深的理解,从技术到音乐上选择正确的方法和表现手段,最终有自己的创造。
音乐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音乐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相关的教案:
- 一年级音乐《我们爱国旗》歌曲教唱教2014-07-11
- 《小蜜蜂》音乐教学反思2014-07-03
- 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音2014-07-03
- 新课改反思(二)——构建对学生的正2014-06-24
- 新课改反思(一)——音乐教育理念的2014-06-24
- 上好音乐课“法宝”:让孩子自信2014-06-18
- 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尝试2014-06-18
- 小学音乐“反思性教学”的探索和研究2014-06-18
- 音乐教学反思12014-06-18
- 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识谱教学反思2014-06-14
- 小学高年级音乐识谱教学反思2014-06-14
- 音乐欣赏教学反思2014-06-14
- 我对小学音乐反思性教学案例2014-06-14
- 让学生在游戏中渗透音乐技能--〈编2014-06-10
- 反思我的音乐课堂教学2014-06-10
- 新课程中学音乐教材第十五册学期教学2014-06-10
- 敞开歌喉 唱响春天——反思音乐教学2014-06-10
- 音乐课堂充满趣味性2014-06-10
- 谈音乐课的教学反 思2014-06-10
- 反思音乐教学活动《春天》2014-06-10
- 让音乐课堂充满魅力2014-06-06
- 《音乐与戏剧》之《中国歌剧》欣赏课2014-06-06
- 新课标下音乐教学的实践与反思2014-06-06
- 初二音乐教学反思2014-06-06
- 上一篇:教学艺术来自老师的艺术修养
- 下一篇:《玩具进行曲》教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