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4
26.三 峡
教学目标 :
1. 知识和能力: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1. 强调朗诵,整体感知课文,感悟作者的欣赏之情。
2.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质疑、释疑。
3. 课内安排一课时
4.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5. 学法指导:①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②自主、合作、探究中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用具:幻灯机
教学过程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 |
想象导入 | 发挥想象力,描述心中的三峡情景。 | 引入课题,组织学生交流。 | “联系学生的想象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整体感知 | 听教师范读课文,把握文章朗读方法,试读,评价,修正,感知课文内容。 | 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
合作探究
| 合作探究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
|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
| “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中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疏通文意 词汇积累
| 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归纳总结文言词汇。
|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
理解成诵 |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力争当堂成诵。 | 鼓励学生背诵文言名篇。 |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
课外作业 | 搜集阅读三峡相关资料。 |
|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
西安市第五十中学 何 勇
和《三峡》教学设计4相关的教案: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015-03-25
-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2015-03-25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52015-03-25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12015-03-25
-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42015-03-25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2015-03-24
- 《组歌》教学设计2015-03-24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72015-03-23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42015-03-22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12015-03-21
- 《鲁迅自传》教学设计52015-03-21
- 《蜡烛》教学设计2015-03-21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2015-03-21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2015-03-21
- 北师大版《狱中书简(节选)》教学设2015-03-21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42015-03-20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2015-03-19
-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02015-03-19
- 《山居秋暝》教学设计2015-03-19
- 《观刈麦》教学设计42015-03-18
- 《永久的悔》教学设计42015-03-17
- 《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42015-03-16
-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说明2015-03-15
-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设计132015-03-15
- 上一篇:《诗四首》教学设计3
- 下一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