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及其意义,地方时、区时的应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规律及其意义。 2、学生了解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四季及五带的划分。 3、通过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验证结论等培养各种能力。 4、通过对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两节教材内容阐述了地球运动的主要地理意义。与老教材相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被表述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这样做更具科学性,因为无论是昼夜交替或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等等,都不是单纯的自转或公转的结果,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联合结果。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讲了三个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与老教材相比,少了“对地球形状的影响”。这反映出新教材重视“实用性”的意图。因为与前三个意义比较,后者的实用性明显偏低。 在讲述“昼夜交替”时,新教材增补了用太阳高度来描述各地的昼夜状态,使“昼夜”与“太阳高度”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昼夜状态的说明,也有利于学生对太阳高度这个抽象概念的理解。 对于“时间”,新教材增添了不少内容,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特点。教材首先明确了地方时的概念,接着指出使用地方时的缺陷,从而自然引出“区时”,最后介绍了各国的一些特别计时的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区时”的使用,以适应社会。 而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则删除了理论分析,只介绍偏转规律,这完全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避免了泛泛而谈,增加了“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的实例,更加贴近生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从大的方面看,增加了“五带的划分”,这是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内容非常重要,且放在这里也比较自然。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老教材无大的差别。主要阐述了各地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只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以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三个特例进行分析。删除了较难,也较繁琐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四季的划分,主要介绍了我国及欧美国家天文四季的划分方法。教材新增了“二十四节气”内容,因为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而且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 1、对昼夜的产生,应先演示,可以用地球仪加发亮的灯泡(或手电筒)、多媒体动画、挂图、板图等。再设问:为什么会产生昼夜?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某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亮的半球为昼,暗的半球为夜。那么昼与夜之间的界线叫什么呢?引出晨昏线概念。 2、晨昏线概念较抽象,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且配上不同视图。首先明确概念: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即为晨昏线,它是晨线与昏线的合称。晨线的西侧为夜,东侧为昼;昏线的西侧为昼,东侧为夜。如下图: AB为晨线,昏线在后面; CD为昏线,DE为晨线; FS为晨线,SG为昏线。 最后强调,晨线与昏线的两端一定在极圈内。那么,晨昏线是固定的还是移动的呢?让学生思考,从而转入昼夜交替的学习。 3、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易得出结论:地球的自转。可进一步深入,公转也会产生昼夜交替(用地球仪或多媒体演示),再说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太阳日,所以昼夜交替的原因应表述为由于地球的运动。那么什么是昼呢?引导学生得出:理论上能看见太阳。能否看见太阳怎样表述呢?引出“太阳高度角”概念。 4、对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应用图示法(有条件的用多媒体动画)讲解。首先要讲清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如下图。 并强调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等于90°,这样就能了解正午后的太阳高度角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时过某地的经线方向的切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必须结合地球仪、多媒体动画、示意图等慢慢讲解,切不可操之过急。弄清楚太阳高度概念后,就可让学生思考,怎样把太阳高度与昼夜联系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得出:太阳高度大于0为昼,小于0为夜。 5、昼夜交替的周期,只介绍结果就可以了,不必究其原因。太阳日的意义,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后回答。 6、为使学生容易理解地方时的概念,可把定义改为:把某地太阳到达最高位置的时刻,定为正午12点,这样的时间叫地方时。再让学生议论,使用地方时有什么优缺点?(对当地居民来说,便于起居作息,对于交往来说,非常不便),从而引入区时讲解。 7、“区时”学生在初中时学过,但已忘得差不多了,应重新学习。对时区的划分,最好用一张北半球的极地投影图说明。如下图: 从应用性看,重点应放在区时的换算上。公式及注意事项如下: 某地区时=已知区时±1小时×相隔时区数 (相隔时区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的,大减小;分别在不同时区的,相加。即同减异加。±:在已知时区东面的,取+;在已知时区西面的,取—。即东加西减。计算时,一般把东十二区当作最东,西十二区当作最西。) 关于有些国家使用区时中的一些特例,应作仔细介绍,以使学生能全面地了解区时的使用。 8、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可先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演示。方法是:画南、北半球极地投影图各一张,用铅笔点住极点,顺着经线往图外某点画直线,比较地球转与不转时的铅笔轨迹。再让学生总结偏转规律。对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可师生共同讨论完成。首先让学生思考,泥沙在河口为什么会沉积?(落差变小、河道变宽、海水的顶托等,造成流速降低),接着设问:为什么会主要形成在北岸,而不是在南岸?(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9、让学生讨论,随着季节的变化或同一季节的不同纬度,温度状况有否变化?(回答是肯定的)然后说明:为什么有这种变化呢?主要是各地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可把昼夜长短比作水阀出水时间长短,把正午太阳高度比作水阀大小,然后用出水量说明太阳辐射量。 10、对“昼夜长短的变化”,要先讲清昼弧与夜弧概念。晨昏线把纬线圈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昼半球,称为昼弧;另一部分在夜半球,称为夜弧。昼、夜弧的长短可表示昼、夜的长短。再让学生阅读课本的三张插图,分别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一般规律:在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太阳不直射的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在赤道上,终年是昼夜等长。 11、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最好也让学生通过读课本的三张插图,说明冬至日、夏至日、春秋分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然后总结一般规律: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最大(为900)。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12、设问: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周期性。教师即可指出,这就是四季变化原因。转入“四季的划分”学习。 13、让学生阅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北半球)”图,设问:我国传统的四季是怎样划分的?(根据“四立”划分)设问:夏至是夏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冬至是冬季的中点,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只重视接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天文含义相符。但同时指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也考虑到了气候因素。例如“大暑”,在夏至后一个月,在现行阳历中大约是7月23日到8月8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伏大体相同。“大寒”在冬至后一个月,约为1月21日至2月4日,同我国传统的三九相差不多。惊蛰原来叫雷惊蛰,意即春雷惊醒冬眠的蛰虫。清明原来叫清明风至,意即东南风开始盛行。 14、设问:欧美国家传统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学生读图后回答:根据“二分”、“二至”划分)与我国传统四季在时间上有何差异?(推迟一个半月)那么它主要考虑了太阳辐射还是气候?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气候。 15、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现在北温带许多国家是怎样划分四季的?这样的划分主要是考虑天文还是气候?(把冬、夏季与我国三伏、三九、四九对照),最后得出结论:为使季节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16、让学生阅读课文,以我国二十四节气为例,说明季节划分的意义。 17、设问:同一季节,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有否变化?学生应能答出:有变化,且呈规律性。教师即可指出,既然有变化,就有热量差异,进入“五带的划分”学习。 18、让学生阅读“五带的划分”图,说明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五带划分的标准(有无太阳直射,有无极昼、极夜),五带的划分主要考虑什么?(理论上的太阳光照情况)对五带划分的作用,应由教师分析: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四、讲授提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昼夜交替 1、 昼夜的产生 2、 晨昏线 3、 昼夜交替的原因 4、 太阳高度 5、 昼夜交替的周期 6、 昼夜交替的意义 地方时 1、 地方时概念 2、 使用地方时的缺陷 3、 区时 ① 区时概念 ② 区时的换算 ③ 使用区时的一些特例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规律 2、实例分析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昼弧与夜弧 2、 昼夜长短与日照时间 3、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强弱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四季的划分 1、我国传统四季的划分 2、欧美传统四季的划分 3、现在北温带一些国家的四季划分 4、 季节划分的意义 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的界线和范围 2、五带划分的标准 3、五带划分的作用 五、研究性学习活动 课题:宁波市部分地区底层楼房采光状况分析 方法与步骤: 1、 利用资料,查找不同月份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然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 公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900—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或用实测法求得正午太阳高度。方法是:在正午时,度量已知长度的杆子的影子,然后用公式求得正午太阳高度。 2、 测量目标楼房南面的楼房高度及间距。 3、 计算阳光射到底层楼房的最小角度。 4、 把计算结果与各月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分析全年理论采光状况。 5、 进行实地观察,与理论分析比较,得出实际采光状况。 6、 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 [ ] A. 一个点 B. 一个面 C. 一条线 D. 整个地球 2、地表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 ] A.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 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 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 3、在地球表面,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是: [ ] A.人为规定的 B.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C.地球自转的结果 D.受黄赤交角的大小制约的 4、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 A.每年重合两次 B.每年重合一次 C.永远重合 D.永远不重合 5、某地位于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交点上,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的状况是:[ ] A.每天正午的太阳高度相同 B.每年内有一次最大值,出现在3月21日。 C.每年内有一次最小值,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D.每年内有两次最小值,出现在6月22日和12月22日前后。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7、从8月1日到9月1日这段时期内,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北京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并且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 B.赤道处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并且昼夜长短相等 C.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并且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8、位于西经30度、南纬50度处沿经线向南极刮的风偏向在: [ ] A.西经30度以西 B.西经30度以东 C.西经30度上 D.南纬50度以南 9、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 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 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 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
参考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参考教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相关的教案:
- 区域地理复习课的设问策略与思维训练2012-11-16
- 地理课堂中的变化技能2012-11-16
- 陈澄教授论高中地理新课标(PPT文档)2012-11-15
-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案——家住平2012-11-03
- 教案: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2012-11-03
- 教案: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2012-11-03
- 教案:2.3 大气的运动2012-11-01
- 第二单元第四节 城市的合理规划教案2012-11-01
- 教案示例:自然资源概述2012-11-01
- 第一册学习地理知识人类之家2012-10-06
- 第一册地球与地图2012-10-02
- 第一册与同学们谈地理2012-10-02
-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2012-09-23
- 学习地理知识人类之家2012-09-16
- 《你的家在哪里》教案2012-09-04
- 初二物理 升华和凝华 教案2012-08-29
- 中亚“概述” 教案示例2012-07-27
-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复习2012-07-21
- 与同学们谈地理2012-07-15
- 地球与地图(一)2012-07-07
- 教案: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2012-04-26
- “哈萨克斯坦” 教案示例2012-03-27
- 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一)2012-03-27
- 上一篇: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案——家住平原
- 下一篇:浅谈课堂导入 语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