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民乐奇葩》教学的点滴反思

时间:2012-11-08 11:45来源:中小教案点击:字体:[ ]
《民乐奇葩》是湘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其教学目的是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并从中分辨出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的乐器及其音色。同时探索这些乐器与其相关民族的生活、地理位置、环境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我注重音乐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的实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平等的融入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参与、探索音乐实践活动。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形象,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此时,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教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他们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极佳审美境地,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和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傣族的民俗风情时,先用幻灯片放出云南的美景及傣族的风俗图,配上葫芦丝的优美音乐,让学生欣赏。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引发了学生对傣族的音乐及葫芦丝的兴趣,同时这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二、     培养情感,升华体验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欢乐、喜庆、赞美、雄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如:本课讲到马头琴来历这一环节时,我随着凄凉的马头琴音乐讲述着马头琴来历的故事,当学生完全融入故事之中时,他们体会到了蒙古族与马的深厚情感,了解到了马头琴的来历及其构造,体验到了马头琴那种苍凉的音色。课堂情感目标只有让学生深刻地体验了,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这是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运用语言,达到目的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工具。作为音乐教师,应重视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一个优秀的音乐者,不仅要重视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同时要加强课堂语言的学习和锤炼,使课堂上的音乐美与语言美达到和谐统一。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是组织有序的,课堂教学的组织,除了完整有序的教学环节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课堂语言的组织。因此,课堂语言组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尤为显得重要。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还要环环紧扣音乐主题,这才能引人入胜。如前面说的创设一个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讲述马头琴来历的故事,如果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废话连篇,是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没有语言组织的音乐课堂教学,也将破坏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削弱艺术魅力。
以上便是我上这节完课的几点体会。每一节课的努力与付出都会让我们从中得到启示,发现问题,鼓舞我们不断地研究、探索,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坚持不懈的追求!  

    《民乐奇葩》教学的点滴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