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同底数幂的乘法(二)
同底数幂的乘法(二)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运用它进行快速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勇往直前的斗志.
4.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2.学生学法:勤于练习,在练习中理解同底数幂的适用条件及运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
同底数幂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
(三)解决办法
在运算中应强化对公式及性质的形式、意义的理解,同时应加强对符号的判别.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能正确的判断是否合理使用了该法则,让学生能进一步准确掌握该法则.
2.通过两组举例(师生可共同完成),教师应侧重帮助学生分析解题的方法,并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易出错的环节.
3.再通过三组不同形式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运算能力.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重点是熟练运用同底数暴的乘法运算公式.
(二)整体感知
要准确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会运用它熟练灵活地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对于运算法则,我们除了应掌握它们的正用: 外,还要善于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学会它们的逆向应用: ,当然这个难度较大.在应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计算时,要注意防止把幂的乘法运算性质与整式加法相混淆.乘法只要求同底就可以用性质计算,而加法则不仅要求底数相同,而且指数也必须相同.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叙述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
(2)指出下列运算的错误,并说出正确结果.
①
②
③
强调:①中 的指数不为0,指数相加时不要漏加 的指数.②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③同底数幂相乘,指数相加不是相乘.
(3)填空:
① ,
② , ,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例1 计算:
(1) (2) (3)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例2 计算:
(1) (2)
(3) (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
或原式
提问: 和 相等吗?
3.巩固熟练
(1)P93 练习(下)1,2.
(2)计算:
① ②
③ ④
(3)错误辨析:
计算:① ( 是正整数)
解:
说明:化简错了,是正整数,是偶数,据乘方的符号法则本题结果应为0.
②
解:原式
说明: 与 不是同底数幂,它们相乘不能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正确结果应为
(四)总结、扩展
底数是相反数的幂相乘时,应先化为同底数幂的形式,再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转化时要注意符号问题.
八、布置作业
P94 A组3~5;P95 B组1~2.
参考答案
略.
九、板书设计
| 例1 例2 练习 小结: |
数学教案-同底数幂的乘法(二)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数学教案-同底数幂的乘法(二)相关的教案:
- 同底数幂的乘法 —— 初中数学第二册2015-03-20
- 第二册同底数幂的乘法2015-03-17
- 数学教案-线段射线直线2015-03-14
- 数学教案-绝 对 值2015-03-14
- 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2015-03-14
- 数学教案-相交线2015-03-14
- 数学教案-苏教版第一章第二节2015-03-14
- 数学教案-6.4扇形统计图2015-03-13
-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2015-03-13
- 数学教案-不等式基本性质2015-03-13
- 数学教案-线段,直线,射线2015-03-13
- 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2015-03-13
- 数学教案-同底数幂的乘法2015-03-13
- 初中数学教案----实数2014-11-17
- 初一级数学教案2014-10-31
- 有理数的乘法2012-12-08
- 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法说课教案2012-11-30
- 数学教案-梯形2012-11-28
- 数学教案-余角和补角2012-11-28
- 数学教案-课题: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2012-11-15
- 数学教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程2012-11-15
- 数学教案-等腰三角形2012-11-15
- 数学教案-因式分解中转化思想的应用2012-11-15
- 数学教案-分式20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