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我的叔叔于勒》

时间:2012-10-06 09:57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11、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学目标 

 

?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在世界文坛上,有三在短篇小说之王,他们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名作。

 

2、听课文诵读录音,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2)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4)这篇小说家提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  3、学生讨论,在全班交流明确:

 

(1)穷——富——穷

 

(2)据说做生意赚了钱,成为全家的“希望”、“福音”。

 

(3)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

 

     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小说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4、精读船上巧遇的片断,了解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主要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四、小结。

 

这篇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菲利普夫妇只认钱不认人、爱面子的形象。提示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五、作业 。

 

??1、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课后练习四。

 

附板书: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盼望  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发展,夸赞  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  于勒。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结局,躲避  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