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反思
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开放性问题产生了,一个与"问题解决"教学要求相符的探索性问题便设计出来了,也就是这样小小的一改,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创新环境,教学过程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可以自由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有旧知的回顾与应用、有新知的猜想与探索,教师一没有"牵牛",二没有"放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2、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可见在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如,同样是说明"这个乡造林任务完成得相当好",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想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我们更应该珍视。
3、体现教师主导,学生整个过程我的言语不多,遇到问题能让学生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所学知识不是我的生硬灌输,而是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我的"无形"帮助下自然悟到。"这样处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例题的教学,而且将例题后要求改变问题的题目也自然地得以解决。
2、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可见在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如,同样是说明"这个乡造林任务完成得相当好",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想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我们更应该珍视。
3、体现教师主导,学生整个过程我的言语不多,遇到问题能让学生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所学知识不是我的生硬灌输,而是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我的"无形"帮助下自然悟到。"这样处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例题的教学,而且将例题后要求改变问题的题目也自然地得以解决。
和《应用题》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015-04-25
- 连除应用题教学片断2015-04-22
- 《年月日》教学反思2015-04-22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22
-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反2015-04-21
- 高一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7
- 一节初一数学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4
- 数学教学反思2015-04-14
- 《相遇求路程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13
- 让未知数“多样化”——填未知数教学2015-04-13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015-04-13
- 《分一分(一)》一课的教学反思2015-04-13
- 数学教学反思22015-04-12
-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2015-04-12
- 初中几何教学反思2015-04-11
- 《垂直》的教学反思2015-04-09
- 《直线、射线、角的认识》教学反思2015-04-09
-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2015-04-09
- 寻找有效的课堂交流——《认识人民币2015-04-09
- 上一篇:《 整十数加一位数》教学反思
- 下一篇:《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