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带淡淡优伤痕迹的散文。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力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读自悟来完成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词卡、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录音导入 ,激发兴趣
1.CAI播放配乐朗诵《匆匆》片断(第三节)。
2.谈话导入 。
同学们,每当我们聆听《匆匆》这一名篇时,总会油然而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啊,时光一去不复返!说说看,你每天是怎样安排时间的?你是否想过珍惜有限的时间呢?你是怎样珍惜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到这个课文标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 自由读课文。
(1)画出课文中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自学。
(2)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
3.教师利用词卡、CAI课件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4.指导学生当堂正确书写生字。
5.指名分节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6.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牵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7.听录音,联系实际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
三、学习1-5小节
1. 默读1—5小节,说说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
2.指名读一、二两节。
(1)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事?
(2)这部分的生字新词比较多,请大家合作解决,如果仍有困难,请提交全班讨论。
(3)你想用什么方汉学习这一部分?(引导学生采用“读——悟”法来自读自悟)
(4)指导学生用“持续”“与其……不如……”造句。 (5)从一、二节中找一个词来概括这部分的感情基调。(忧伤)
(6)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他人的朗读。
3. 齐读一、二两节。
4.默读三、四两节。
(1)画出你最难理解的句子。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先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样解释的?
(4)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平时生活中,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两节。
5.自读第五节。
(1)说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 梭”等谚语的意思。
(2)你在平时课外阅读中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成语?全班交流。
(3)“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滋味?(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6.说说看,你平时是怎样珍惜时间的?今后,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
3.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故事等。
《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相关的教案:
-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2015-06-03
-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2
-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2
- 《触摸春天》第二课时听课记录2015-05-31
- 《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2015-05-28
-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2015-05-28
-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2015-05-26
-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6
- 《夜莺的歌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6
- 《鸟的天堂》教案(第一课时)2015-05-23
- 《中彩那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2015-05-23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2015-05-23
-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2
- 31、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2015-05-22
- 《全神贯注》一课时略读教学预设方案2015-05-21
- 《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1
-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20
- 颐和园教案第二课时2015-05-19
- 公开课《触摸春天》教案第一课时2015-05-19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2015-05-19
-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导学案2015-05-13
-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2015-05-12
-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2015-05-12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