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长城》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历史课中,我都是让学生看书、思考——教师讲解——学生回答、做作业。这个老模式,我自己都上腻了。在讲16课《血肉筑长城》中,我改变了教法。
首先,我布置本课的安排。本课有三个知识点,我就让三个同学准备。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从三个组中准备选一人上台讲解。
过十分钟左右,我让先前准备的三个同学上台。第一个是周敏,她讲“三大战役”: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在讲平型关大捷时,讲了1937年八路军115师指挥,歼敌一千多人,讲得仔细、透彻,还叫学生做笔记。第二个同学是王永松,他讲“中共七大”,从时间、地点、内容、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学生也听得明白、清晰、条理清楚。第三个同学是周佳容,她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来讲最后一个知识点。在原因方面,还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客观原因(美、苏支持),主观原因是中国人民大反攻。条理清楚,知识性很强,逻辑性也强,最后还小结抗战的正义性,强调和平的重要,把知识点进行引申、迁移、丰富学生的头脑,拓展知识面。
由于是学生讲给学生听,同学们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听和做笔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充当“导游”的角色,我在教室里巡视、指导、点拔每小组需要质疑的地方。教得也轻松,我觉得这样才真正体现课改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只向学生传授一滴水而不是一桶水,学生才真正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小老师”多起来,教师会轻松、愉快很多。寓教于乐,知识性与灵活性结合,让学生走上讲台,改变一下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我想我们的历史教学会走进一片新天地,成绩也会大大提高。
《血肉筑长城》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血肉筑长城》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高三历史课教学反思2012-11-21
- 初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2012-11-16
-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2012-11-16
- 《世界历史上五次瓜分》教学反思2012-11-15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2012-11-15
- 传统历史教学反思2012-11-13
- 《新中国的外交》教学反思2012-11-08
- 历史教学反思(2)2012-11-03
- 《鸦片战争》的教学反思2012-11-03
- 《草原人家》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2012-11-01
-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2012-10-31
-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2012-10-31
- 历史教学反思22012-10-31
- 教学反思——方法决定效果2012-10-25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2012-10-21
- 历史期末教学反思2012-10-21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后现代知识观在历2012-10-19
- 历史教学反思32012-10-14
- 教学反思2012-10-07
- 历史教学反思(1)2012-09-29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2012-09-29
- 教学反思22012-09-27
- 高三历史年度教学反思2012-09-27
-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录2012-08-01
-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 下一篇:历史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