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羚羊木雕》教学实录4

时间:2012-10-21 10:59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羚羊木雕》教学实录---邙山一中 王俊杰

    
(上课,师生互致问候)
师:新年刚过,你又长大了一岁,对许多事情已有了主见。但有时候,在某些问题上你可能与父母产生分歧。就像前两天,一位学生找到我,诉说苦衷:新年了,父母亲戚给了他许多压岁钱,他想用这些钱买一部手机,父母知道了后很生气,收回了他的压岁钱,这件事让他无奈、伤心,甚至落泪。同学们,听完了这件事你感觉怎样?(个别学生发表见解)其实,不但生活中有这样的事,课本中也有这样的事,现在我们就来品读《羚羊木雕》的故事。
(板书:羚羊木雕)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现在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思考:这篇课文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
生1:这篇文章写了这样一件事:“我”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父母逼“我”要回木雕。
(板书:“我”送木雕给万芳,父母逼“我”要回木雕。矛盾)
师:文中涉及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对这件事的态度怎样?
生2:文中涉及到的人物有:“我”、爸爸、妈妈、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我”、奶奶、万芳主张送;爸爸、妈妈、万芳的妈妈主张要回。
(其他学生没有异议)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篇文章,品味人物语言。哪些同学愿意来朗读?
(学生举手,教师确定朗读同学,并让学生选择角色)
师:朗读时,要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语速,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评价。
(人物进入角色,朗读开始……结束)
师: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齐):好!
师:给点掌声。(鼓掌)同学们能不能说得具体些。哪个角色读得好?好在哪里?
生3:我认为爸爸那个角色读得好。读出了爸爸平静并带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的语气。
师:你能读得更好吗?
(生3很有品味地朗读。师生肯定了生3的朗读)
师:还有哪个角色读得好?
生4:妈妈这个角色读得很好,读出了妈妈那种焦急、严厉的语气。
(还有其他同学的评价)
师:有没有读得不太符合人物语气的?
生5:我认为妈妈的这句话读得不好:“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没有读出妈妈坚定、严厉的语气。
生6:“我”的有些话读得也不太合适。如“不!”因为是哭着喊了出来,应该读出那种伤心劲儿,带着哭腔更好。
(生6示范朗读)
师:除了带着哭腔,是不是还应该有一种反抗的心态呢?
(学生异口同声赞同)
师:好!我们就以妈妈和“我”的这两句话为例来品读。
(师范读,生随读,反复品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木雕究竟该不该要回?然后以正方、反方来辩论,要尽量做到有层次性。
(学生相互讨论后,辩论开始)
生7:我认为不应该要回,因为送出去的东西是不能要回的。
生8:应该要回,羚羊木雕毕竟是一件贵重的物品。而且,是爸爸送给“我”的。
生9:不能要,因为万芳是一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呀!她能在困难时帮助“我”。如果要,会让“我”和万芳都很伤心的。
生10:我同意要回。情义是无价的,并不是非得送贵重的礼物才好。可以再换一件礼物送她。况且,不要会与父母的矛盾更大。
生11:如果把贵重的木雕要回,不就说明情义是有价的吗?
……
(生仍然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师:同学们辩得很好,都有理有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们想不想听听老师的观点?
生(齐):想。
(生请教师代表发言,并鼓掌欢迎)
(两个教师代表从两个方面发表看法。教师代表的发言使大家很激动)
师:两位教师代表讲得很好。究竟文中作者是倾向于哪一方呢?我们从文中来体会。
(生相互交流后,发言)
生12:作者倾向于“我”这一方,因为文章突出了“我”很伤心。
师:哪些语句能表明“我”很伤心?
生12:文章第36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还有37自然段的心理描写的语句。
(生齐读体会)
师:作者是在歌颂孩子们之间纯洁的友谊。是啊,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志士在歌颂友谊,在赞美友谊。曾记得一位伟人这样说:“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你积累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了吗?
生(齐):有。
师:请同学们自读有关“友谊”的名言。
(生自读后)
师:老师有这样一个疑问,作者在歌颂“我”和万芳之间的友谊,难道说就没有“我”的一点责任吗?看文章最后一句话,大家齐读。
(生齐读后)
师:我们把这句话中的“全”去掉再读。
(生再齐读)
师:两句话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生13:去掉“全”字,说明都是父母的责任。文中原句是说既有父母的责任,也有“我”的责任。
师:对。我们知道:在歌颂友情时,我们也不能抛弃亲情,毕竟亲情也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我”怎样做才能既尊重友情又顾及亲情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发言)
生14:应该把万芳的“仗义”讲给父母听。或者在送木雕前应先征求父母的意见,毕竟这是父母送给“我”的;父母在送“我”木雕前如果交代木雕的贵重。这些也许都不会产生矛盾。
师:这位同学说得不错。“我”与父母多商量,就会消除矛盾。其实,生活中,遇事多商量,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板书:理解、沟通)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5:我学会了从人物语言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也懂得了遇事与父母、朋友多沟通,多理解的道理。
师:现在,你能帮助那位买手机的同学更好地解决他的“伤心”事吗?
(生围绕“理解、沟通”发表见解)
师: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伤心”事,你能解决吗?
(生齐回答能)
师:相信同学们此时一定很想与父母沟通吧。课下请你与父母共同欣赏《羚羊木雕》的故事,并谈谈各自的看法,好吗?
生(齐):好。
(下课)

    《羚羊木雕》教学实录4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