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的含义,掌握垂线的特征。
3、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垂线的特征。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量角器、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张、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直线,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特征。(学生回答)
现在请大家用直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学生画直线)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画到黑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相交,也可能不相交。
(二)认识平行线。
1、归纳:像这样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2、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课件展示)
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在“同一个平面内”。
3、这两条线也可以说互相平行,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互相”。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三)认识垂线。
1、将相交的两条直线中一条沿着交点转动,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直角?(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和三角尺去验证)
3、归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垂直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三、巩固延伸。(幻灯片出示)
1、判断题。(抓住平行线的关键词)
2、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3、填一填。
4、折纸游戏。(P68、 3)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特征,在备课时希望让学生多自主探索、多动手研究,但在上课过程中还是没有充分让学生动手,自己讲得过多,引导过多。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对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特征会理解得更好。许多教学的方法在备课时设计上了,可是到了实际的教学中老是不用。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指出这节课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
1、认识平行线,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的含义,掌握垂线的特征。
3、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和垂线的特征。使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量角器、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张、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直线,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特征。(学生回答)
现在请大家用直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学生画直线)
二、探究新知。
(一)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画到黑板上。
2、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引导学生概括出: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可能会相交,也可能不相交。
(二)认识平行线。
1、归纳:像这样永远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2、理解“在同一平面内”的含义。(课件展示)
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必须在“同一个平面内”。
3、这两条线也可以说互相平行,通过举例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互相”。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平行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三)认识垂线。
1、将相交的两条直线中一条沿着交点转动,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怎么知道他们是直角?(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和三角尺去验证)
3、归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板书)(引导学生说出关键词)
4、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垂直的直线?(学生观察举例)
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三、巩固延伸。(幻灯片出示)
1、判断题。(抓住平行线的关键词)
2、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3、填一填。
4、折纸游戏。(P68、 3)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行线和垂线的特征,在备课时希望让学生多自主探索、多动手研究,但在上课过程中还是没有充分让学生动手,自己讲得过多,引导过多。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对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特征会理解得更好。许多教学的方法在备课时设计上了,可是到了实际的教学中老是不用。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指出这节课的不足,提出好的建议。
三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三年级上册:《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的教案:
-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4-28
-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4-25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4-21
- 《四边形》教学设计及反思22015-04-17
-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4-12
- 《认识圆锥体》教学设计反思2015-04-12
- 谈“黄金分割”的教学设计2015-04-11
-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4-08
- 三年级乘法估算案例2015-03-23
-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2015-03-22
- 一次函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3-22
- 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面积》教学2015-03-16
- 五年级上册《相遇》教学反思2015-03-16
- 三年级数学《图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2015-03-14
-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15-03-11
-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3-03
- 关于新课程三年级《面积》知识的教学2015-03-03
-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1-17
- 《买鲜花》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1-14
- 《过河》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1-14
-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设计与2015-01-12
-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2015-01-10
-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数学活动课2015-01-07
- 《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