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月光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让学生体会到《月光曲》的旋律,体会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激情、灵感。
2、能理清楚《月光》的内容旋律与皮鞋匠兄妹的联
教学过程 :想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月光曲》录音。
教学重点:体会《月光曲》的旋律、内容,以及体会贝多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激情、灵感。
教学难点 :理清《月光曲》的内容、旋律与兄妹联想之间的联系。
小目标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时间 |
导课 | 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 | 学生谈话。 | 2 |
通过皮鞋匠兄妹的联想感受《月光曲》的旋律。 |
我读了很多遍课文,可怎么也找不到有关《月光曲》的内容。 课文第九自然段描写月亮和大海的哪些景色? 板书:月亮升起 波光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亮照耀 波涛汹涌 这些描写月亮和大海的景色与《月光曲》有什么关系? 板书:柔和 徐缓 有力 快速 高昂 激情 |
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用简单的的语言描绘当时的景色。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各抒已见。 (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
| 18 |
体会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激情、灵感。 | 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你先告诉我,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哪儿去找根据? 板书:触动 感动 激动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7自然段。 学生反馈,发表意见。 | 10 |
正确体会《月光曲》的内容。 | 学到这里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 | 学生各抒已见。 | 5 |
根据板书理清《月光曲》的内容、旋律与皮鞋匠兄妹的联想之间的联系。 | 板书 心情 旋律 联想 触动 柔和、徐缓 月亮升起、波光粼粼 感动 有力、快速 月亮升高、风卷巨浪 激动 高昂、激情 月亮照耀、波涛汹涌 | 乐曲的第一乐段,是描述他在小树林里散步,听见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心里产生了一分触动,所以弹出曲子来就是柔和的,徐缓的,这样的曲子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使他们产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想像,然后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如此贫穷,然后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动,手下的琴声有力,加快了,兄妹俩想象成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是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万分的激动,然后手下的琴声是高昂激情的,使兄妹俩联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 2 |
课堂小结 |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 学生发言。 | 3 |
和月光曲<第二课时>相关的教案:
- 落花生教案(第二课时)2015-05-04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4
- 《晏子使楚》教案 (第二课时)2015-05-03
- 《新型玻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015-05-03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5-03
- 《斗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5-02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2015-05-0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2015-05-02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2015-05-02
-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4-30
- 《我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4-29
-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教学反2015-04-29
- 《小桥流水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4-29
- 《我爱你,汉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4-28
-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4-25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4-25
- 人物描写一组 (第三课时)导学案2015-04-25
- 《童年的发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4-25
-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4-25
- 《鲸》教案(第二课时)2015-04-24
- 《新型玻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015-04-24
-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15-04-24
- 《我爱你,汉字》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15-04-22
-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实录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