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后感
我在教学《认识时间》这课时,先问:“同学们,你们每天几时上学?几时回家?什么时候睡觉?”全班同学都很感兴趣,愉快地说出自己的作息时间。接着,我因势引导说:“假如我要画一个钟表,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师生合作画钟表的过程中,学生取得钟表结构的共识,学生在想与说的过程中,欣赏自己,欣赏伙伴,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了“感到学习数学有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萌发学习数学的志趣”,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健康发展。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爱、快乐、审美情感等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它伴随着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是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科中的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的简洁美;让学生感受数学化繁为简的概括美;化方为圆、化曲为直的转化美;层层演译的严谨美和逻辑美;富于变化的神奇美;数形结合的和谐美……让学生从心底上喜欢数学,喜欢学数学。
另外,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学生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在教学上,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设计的教学活动,营造的课堂氛围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反之,则是苦恼、厌烦,势必会影响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并且要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积累愉快的体验,不断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爱、快乐、审美情感等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它伴随着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是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科中的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的简洁美;让学生感受数学化繁为简的概括美;化方为圆、化曲为直的转化美;层层演译的严谨美和逻辑美;富于变化的神奇美;数形结合的和谐美……让学生从心底上喜欢数学,喜欢学数学。
另外,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学生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在教学上,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设计的教学活动,营造的课堂氛围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反之,则是苦恼、厌烦,势必会影响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节数学课上,都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并且要精心设计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积累愉快的体验,不断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时间》教学后感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认识时间》教学后感相关的教案: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反思2015-04-29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9
- 数学教学课改反思——如何吸引住学生2015-04-29
-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探索的反思2015-04-29
- 数学教学与发散思维2015-04-28
-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2015-04-28
-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8
- 寓教于乐 培养数感——《11—20各数2015-04-27
- 猜想、操作、反思―――“互相垂直”2015-04-27
- 错误——教学的宝贵资源2015-04-27
-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4-25
-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圆的周长2015-04-25
- 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教学反思2015-04-25
-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015-04-25
- 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反思2015-04-24
- 《面和面积单位》教学案例2015-04-24
-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后感2015-04-23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和反思2015-04-23
- 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体会与反思2015-04-23
- 连除应用题教学片断2015-04-22
- 《年月日》教学反思2015-04-22
- 《连乘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4-22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2015-04-21
- 上一篇:生活――数学的诱饵
- 下一篇:《几个和第几个》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