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案-大自然警钟长鸣
通过实践,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建构与相关边界条件
二、 关于教材:
这个系列活动课的教材选自于“六年级第一学期活动课基本资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增设了“水污染”这个内容。
三、 关于教学目标 :
认知:1、知道各种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
2、相关的科学知识。
情感:1、对目前环境污染的严重现象感到焦虑,有危机感。
2、激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
能力:1、初步会上网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初步能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2、初步了解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协同学习、合作解决问题。
四、 活动过程 :
第一课时:问题酝酿阶段
明确地提出学习的任务:讨论,研究“环境污染”问题。
老师提供给学生 一些相关的站点,学生就各自上网浏览有关环境污染的网站,
网页和新闻,在浏览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接着,通过小组交流,寻求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第二课时:问题聚焦阶段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依据具体情况确定第二课时重点讨论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什么是水污染?水污染的现状怎样?如何治理?如何保护还未受污染的水源?”这些问题。
在学生课外收集水污染的资料的基础上,继续浏览网上的有关水污染的信息,进一步搜寻水污染的内容,下载保存下来.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利用这些资料进行知识的重组,提出自己初步的看法。各小组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
课外活动:实践研究阶段
每个小组一位辅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就具体的研究问题,开展各自的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活动。活动后,要求撰写活动小结、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
教师必须就研究的一般方法与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三课时:成果共享阶段
这一课时,主要体现是学生信息加工的过程,把收集到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BBS论坛参加讨论,发表对环境保护问题见解与看法。该BBS可以供后续的学生继续学习所用,也可以作为网络中对相关问题感兴趣学生、社会各界人士的虚拟交流场所。
其他教案-大自然警钟长鸣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其他教案-大自然警钟长鸣相关的教案:
- 自然第七册教案15、生锈和防锈2012-12-08
- 自然第七册教案14、金属的性质2012-12-08
- 自然第七册教案13、月球探秘2012-12-08
- 自然第七册教案12、登上月球2012-12-06
- 自然第七册教案11、营养与保健2012-12-06
- 自然第七册教案10、人怎样吸收营养2012-12-06
- 自然第七册教案9、食物中的营养2012-12-06
- 自然第七册教案8、保护水资源2012-12-06
- 自然第七册教案7、水的净化2012-12-03
- 自然第七册教案6、水污染2012-12-03
- 自然第七册教案5、太阳能的利用2012-12-03
- 自然第七册教案4、太阳2012-12-03
- 自然第七册教案3、物体的热胀冷缩2012-12-03
- 自然第七册教案2、研究温度计2012-11-30
- 自然第七册教案1、测量物体的温度2012-11-30
- 自然第五册教案13、空气占据空间2012-11-30
- 自然第五册教案14、压缩空气2012-11-30
- 自然第五册教案15人体的运动—骨骼和2012-11-30
- 自然第五册教案1、蝴蝶从哪里来2012-11-13
- 自然第五册教案2、昆虫的共同特征2012-11-13
- 自然第五册教案3、制作昆虫标本2012-11-13
- 自然第五册教案4、尺的故事2012-11-08
- 自然第五册教案5、它有多少2012-11-08
- 自然第五册教案6、连接电路2012-11-08
- 上一篇:热胀冷缩
- 下一篇:其他教案-第一课地球——人类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