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课本应用题例6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
2、口头列式 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 路程/速度)
二、学习新课
1、例6教学
出示:两地相距460米。小明和小红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 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
=460/115
=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 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加工580个零件,甲机床每小时加工28个,乙机床每小时加工30个,加工完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小时?完成时各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三、变式深化
1、对比练习
⑴两人同时从相距2400的两地相对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行600米,另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⑵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钟行600米,另一个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经过3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自行车商店要装配2500辆自行车,一个组每天装配52辆,另一个组每天装配48辆。两个组同时装配,完成任务要多少天?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板书设计 :
求相遇时间
两地相距460米。小明和小红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
=460/115
=4分钟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2相关的教案:
- “平行线的认识”教学设计2012-09-12
-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2012-09-12
-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2012-09-12
-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012-09-07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2012-09-07
-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2012-09-07
-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教学设计2012-09-07
- “相遇问题”综合练习教学设计(一)2012-08-16
-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求其中的一个2012-08-16
- “相遇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二)2012-08-16
- “相遇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一)2012-08-16
-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012-08-16
- “ 24 小时计时法”教学设计2012-08-01
- “求年龄和天数”的教学设计2012-08-01
- “年、月、日”练习课教学设计2012-08-01
- “四则混合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一)2012-08-01
- “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012-08-01
-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2012-07-23
- “四则运算 、文字题”练习课教学设2012-07-23
- “年、月、日”教学设计2012-07-23
- “三步计算应用题(一)”教学设计2012-07-23
- “三步计算应用题(二)”教学设计2012-07-23
- “三步计算应用题(二)”练习课教学2012-07-17
- “三步计算应用题(三)”教学设计2012-07-17
-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教学设计
- 下一篇:“角的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