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生物课改的主要理念之一。为此,《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具体内容标准”的一个主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教材的所有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进一步探究”、“制作”、“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了素材。这是旧教材所没有的。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经验,从学生兴趣和生活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中获得成功喜悦和体验。如“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有的学生就提出种子萌发必须有光的假设,就此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强了,从实际中获得新知的能力就随之提高。
(二)教师要给学生出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中,我在课堂中提出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植物能否进行呼吸?如果能,怎样进行呼吸?第四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人的由来》中提出人这一物种是怎样由来的?以及人的个体是从哪里来的等,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又如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我设计了四道议题:1.植物的组织怎样形成的?2.人的器官由四种组织构成,那么植物体的器官是由什么构成的?3.构成人体的组织和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有什么区别?4.人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构成植物体的细胞是否也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三)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利用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投影等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科学调查,资料分析等,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如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中,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生物特征方面的资料,拿到课堂上分析讨论,从而归纳出生物的特征。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一、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教材的所有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实验”、“演示实验”、“调查”、“设计”、“进一步探究”、“制作”、“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了素材。这是旧教材所没有的。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经验,从学生兴趣和生活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中获得成功喜悦和体验。如“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有的学生就提出种子萌发必须有光的假设,就此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强了,从实际中获得新知的能力就随之提高。
(二)教师要给学生出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中,我在课堂中提出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植物能否进行呼吸?如果能,怎样进行呼吸?第四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人的由来》中提出人这一物种是怎样由来的?以及人的个体是从哪里来的等,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又如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我设计了四道议题:1.植物的组织怎样形成的?2.人的器官由四种组织构成,那么植物体的器官是由什么构成的?3.构成人体的组织和构成植物体的组织有什么区别?4.人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构成植物体的细胞是否也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然后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三)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利用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投影等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科学调查,资料分析等,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如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中,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生物特征方面的资料,拿到课堂上分析讨论,从而归纳出生物的特征。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生物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生物课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相关的教案:
- 生物课的导入技能2013-03-04
- 一道生物高考题引出的实验教学反思2013-03-04
- 《生物入侵者》教学反思2013-03-04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学反思2013-01-24
- 对一堂生物实验探究课《叶绿素形成与2013-01-24
- 《微生物的代谢》教学反思2013-01-24
-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的教学反思2013-01-13
- 生物学习记忆方法2013-01-13
-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反思2013-01-09
- 《生物的进化2》教学反思2013-01-09
- 用形象的比喻激活生物课堂2013-01-09
-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教学反思12013-01-09
-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教学反思2013-01-09
- 生物《激素调节》一课的教学反思2013-01-06
- 高三《第四章 第一节 细胞的生物膜系2013-01-06
-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2013-01-06
- 生物教师教学反思2013-01-04
- 实现生物高效率课堂教学反思2013-01-04
- 生物学科教学反思2013-01-04
- 初三生物教学反思总结2012-12-30
- 高中生物课教学反思2012-12-30
- 对生物新课程语言特色的几点看法2012-12-30
- 投影仪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的反思2012-12-22
- 开展生物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2012-12-22
- 上一篇:关于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 下一篇:初一生物备课组课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