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文化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知识结构
夏 | 商 | 西周 | |
文字 | 已有原始文字 | 甲骨文、金文 | |
天文 | 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 ||
历法 | 《夏小正》 | 出现天干地支 | |
医学 | 医药学知识丰富,已经分科治疗 | ||
地理学 |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周易》中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 ||
生物学 | 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甲骨文中记载了许多动植物名称 | ||
古籍 | 《上书》和《周易》 | ||
艺术 | 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 | 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出现平雕和浮雕技术 | 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高峰,青铜器上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 |
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思路
在讲述甲骨文时,应利用书中提供的《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使学生认识到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是较成熟的文字。通过展示适当的甲骨文图片,使学生对甲骨文以及其史料价值有进一步的了解。讲述科学和技术时,教师应强调周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环保知识。
可以采用由学生列表归纳夏、商、西周时期各自文化成就的形式进行小结。
甲骨文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
甲骨文,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当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由于,占卜之事大到国家军政大事、帝王起居,小道百姓生活,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成为现今人们研究上古史的重要史料。
易错概念
我国的信史开始于商朝,而不是公元前841年(西周)。 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理解为有确切纪年的历史了。
典型例题
例1 与夏朝相比,商朝文化的进步表现在( )。请从下面表达中挑选正确选项。
①奴隶地位低下 ②青铜冶铸技术提高
③成熟的文字再现 ④历史上的确发纪年开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夏、商时期文化发展的掌握,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夏、商两朝文化的各自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比较。
例2 从商代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请从下面表述中挑选正确选项。
①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态 ②今天汉字的雏形
③商王的社会活动 ④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例题分析:本题表面上是考查学生对甲骨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在考查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情况。汉字大约产生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态是不准确的。
夏、商、西周的文化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夏、商、西周的文化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相关的教案:
- 第5课 奴隶制发展的西周2012-09-28
-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 高中三年级历2012-08-14
-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 高中三年级2012-08-14
-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 高中三年2012-08-14
-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 高中三年2012-08-14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2012-08-14
-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 高中三年级历2012-07-07
- 秦朝统治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2012-07-07
- 西汉的兴衰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2012-07-07
- 东汉的统治 - 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2012-07-07
-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 高中三年级历史2012-07-07
-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2012-03-19
-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2012-03-19
- 夏、商、西周的文化201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