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
一“问”激起千层浪
——《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
坎门一中 王秀钗
[教学片断]
走进教室,本以为这又是一堂波澜不惊的语文课,却没有想到一“问”激起千层浪。
这是《五柳先生传》的第二课时,当学生齐背完课文后,我于是请学生说说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这是课后题)我预计学生多会说“喜欢”,会围绕“五柳先生”的率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等高尚情操来谈,却没有想到会有以下的情景:
生:不喜欢!
生:喜欢!
(当我一问出,学生马上反应,很显然“不喜欢”的声音远远超过了“喜欢”的声音。我一愣!怎么会呢?)
师:不管喜不喜欢,请说说理由。
生:我不喜欢,因为他只是一味的消极避世,洁身自好,不合流同污,他应该出来为国家出一份力。
(其他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赞同。)
生:我反对,他当时只一个官职卑微的县令,怎么斗得过那些权贵呢?怎么能力挽狂澜呢?
生:但是你至少可以改变一些,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
(一生马上站起来,显得有点激动。)
生:如果人人都这样消极避世,躲进深山老林,那么国家怎么发展?
生:不喜欢,他写文章只是“自娱”、“以乐其志”,他应该批判朝廷的腐败。
生:他应该象鲁迅一样,把笔当作战斗的武器。
(在座的学生为其喝彩。)
生:我喜欢他闲适自得的心境,但又觉得他应该关注国家的命运。
……
(学生更多的是说不喜欢的理由)
师:难道他身上没有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吗?
生:有!
(生异口同声)
师:那能谈谈理由吗?
(生反应的不是很热烈)
[反思]
这群学生太可爱了,太令我惊喜了!以为学生会落入我的“圈套”,会按照我的标准答案来回答,却没有想到他们各抒己见,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回答得异彩纷呈。更可贵的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责任”两个字。这原来只是一个看似很普遍的问题呀,为什么平常三缄其口的学生会顿时活跃异常?
我心目中的好课该具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勃勃生机,所以我苦口婆心地讲了课堂上踊跃发言的种种益处;我也创造了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赏识,并以加分“相诱”。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除了寥寥几个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发言,其他学生总是“金口难开”、“冷眼旁观”。这个学期就是活跃分子也有几个变得甘于寂寞,语文课堂逐渐变得“清风乍起”、“水波不兴”,为此我大伤脑筋,然而今天为什么出现另一番景象呢?我不禁沉思了!
课后我特地向学生问缘由,学生说这个话题他们感兴趣,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能引起争议,而且能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也有学生说这个话题没有死扣住课文,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能结合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说;又有学生说看到同学纷纷发言,受这热烈气氛所感染,不甘冷落一旁。
看来要改变语文课堂这种沉闷的氛围,问题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不但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而且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
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相关的教案:
- 《上学了》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2012-12-30
- 《四个太阳》教学案例与反思2012-12-11
- 《春雨》教学片断案例反思(三)2012-11-28
- 《春雨》教学片断反思案例(二)2012-11-28
- “石头”本无情 此处却有情——关于2012-11-15
- 教师导入 ,让学生自主学习----《比2012-11-15
- 29《太阳》教学案例及反思2012-11-01
- 26《丑小鸭》一文案例反思2012-10-31
- 语言转化是关键--多媒体语文教学反2012-10-13
- 谁是课堂探究活动的主角——《安塞腰2012-10-02
- 展我风华少年 扬我个性风采——《犟2012-10-02
- 话题作文多角度立意课堂教学反思2012-09-21
- 《芦花荡》教学反思2012-09-14
- 《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与反思2012-09-09
- 《白鹅》教学案例及反思2012-09-09
- 自主评价 相互欣赏——“超市式”作2012-08-14
- 借风儿,把风筝送上蓝天------一节阅2012-07-26
- 遗憾中的收获一个叙事的教学反思案例2012-07-21
- 《大自然的语言》反思性案例分析2012-07-21
- “j、q、x”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2012-07-15
- 《春雨》教学片断案例反思2012-07-06
- 上一篇:《羚羊木雕》案例探微
- 下一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