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
根据科学活动《为什么会响》的活动进行修改。
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叶梓询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湘湘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湘湘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究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引导幼儿探究豆子的多、少、软、硬、大、小在瓶子中发出声音大小的关系。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比较豆子的大小、软硬、多和少在瓶中产生的声音大小的关系,使幼儿明白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一、活动目的:
1、在学习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知识准备:
1、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认识,能说出名称。
2、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实验。
二、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寻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许多幼儿回家后都很积极的寻找答案,有的问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实验。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今天的发现让父母做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 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② 根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③ 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软硬、大小、多少在瓶中产生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①得出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②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5、请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教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6、活动延伸: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相关的教案:
- 中班科学:水果多多2015-05-05
- 各种各样的锁——中班科学2015-05-05
- 秋天的菊花——中班科学2015-05-05
- 野生动物老虎——中班科学2015-05-05
- 让纸立起来——中班科学2015-05-04
- 蝌蚪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中班科学活2015-05-04
- 系列科学活动:会变的颜色2015-05-04
- 中班科学教案:看谁喷得远2015-05-04
- 中班科学:好玩的磁铁2015-05-04
- 中班科学活动:为什么会响2015-05-03
- 科学活动—会飞的小伞2015-05-03
- 中班科学 我有好办法2015-05-03
- 中班科学 国宝熊猫2015-05-02
- 中班科学《有用的泥》2015-05-02
- 中班科学《磨豆浆》2015-05-02
-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水2015-04-30
- 中班科学冰中取物2015-04-30
- 稻子和麦子2015-04-30
- 冬天趣事多2015-04-30
- 关节真有用2015-04-30
- 认识水果和水果干2015-04-29
- 苏打喷泉2015-04-29
- 我做的小水轮转起来了2015-04-29
- 植物生长的摇篮——土壤2015-04-29
- 上一篇: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石头
- 下一篇:千姿百态的睡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