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高考29年高考作文变迁
到2005年,恢复高考已经进行了29年。
高考作文的时代气息极其浓烈。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6个阶段。
第一阶段:紧扣时代背景
1977年的作文是《学雷锋的故事》,必须写在学习雷锋的精神中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故事;粉碎“四人帮”后,北京第一次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写自己在战斗的一年里的情况,均是紧扣时代。
第二阶段:强化引申意义
1981年的作文题是《毁树容易种树难》,树木的“种”与“毁”分别象征成就事业与破坏事业,题目引发学生逻辑思维,考生可以联想 到生态环境,也可以引申为建设或破坏事业。
第三阶段:出现中性题目
1988年和1994年的高考题目分别是《习惯》、《尝试》,习惯有好坏,尝试有成功失败;1991年的作文题目是就《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择其一。
第四阶段:题目允许多选
高考作文题从一元化发展到两元化,1996年提供两幅漫画,让考生选一幅更喜欢的漫画写作;1997年提供3个材料,让考生选其中两个材料,题目变得复杂。
第五阶段:想象作文现身
比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第六阶段:话题作文当家
近年来虽然多了很多省份独立命题,但话题作文仍然唱主角。专家分析说,高考作文发展到今天,从总的趋势看,朝着既开放又限制的方向改革。在文体上放开,在内容上加以限制,这样既防止套写,在评卷时也有利于控制误差。(何英)
趣话高考29年高考作文变迁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趣话高考29年高考作文变迁相关的教案:
- 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2013-01-06
- 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的步骤2013-01-06
- 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操作形式2013-01-06
- 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2013-01-04
- 巧设导语,引发学生兴趣2013-01-04
- 回归生活、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2013-01-04
- 政治教学中的几点教学反思2013-01-04
-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2013-01-04
- 教育理念的反思2012-12-30
- 政治知识的反思2012-12-30
- 教学方法的反思2012-12-30
- 政治教学后记反思2012-12-30
- 中学政治课的“注意与兴趣”教学反思2012-12-30
- 《友爱》思想品德教学反思2012-12-22
- 《春到梅花山》课后反思2012-12-22
- 《向快乐出发》教学案例反思2012-12-22
- 《挫折面前也从容》的教学设计及反思2012-12-22
- 《中东》教学反思2012-12-22
- 高三政治课教学反思2012-12-20
- 初中政治研究课展示课后反思2012-12-20
- 如何上好一堂政治复习课2012-12-20
- 《我爱我家》教学反思2012-12-20
- 怎样把握课堂讨论的火候2012-12-20
- 导学式教学模式初探2012-12-14
- 上一篇:2005年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教学反思
- 下一篇:04-05科技文体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