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在讲授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时,我没有按历史书编排的逻辑顺序去讲授,而是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设计了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案,并且付诸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江南地区的开发》这节课有三个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其中“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科书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核心组织材料,三个子目内在关系很密切。第一个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主要讲了西晋建立,结束了分裂的局面;西晋皇族纷争,导致西晋灭亡;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北方汉族豪门大姓为逃避战乱而举族迁移到江南。这样,北方南迁的豪门大姓就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江南,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源。第二子目“淝水之战”、讲述了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南方取得了暂时的安定,为江南经济的开发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比较具体的讲述了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情况,前两个子目的内容跟第三子目的内容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在讲授本课时没有按前因后果的思维去讲,而是先指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具体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经济之所以得到开发的原因,这样,因果关系一颠倒,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全班同学在积极的探究,研讨的学习活动中,智力得到充分开发,因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江南地区的开发》这节课有三个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其中“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科书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核心组织材料,三个子目内在关系很密切。第一个子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主要讲了西晋建立,结束了分裂的局面;西晋皇族纷争,导致西晋灭亡;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北方汉族豪门大姓为逃避战乱而举族迁移到江南。这样,北方南迁的豪门大姓就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江南,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源。第二子目“淝水之战”、讲述了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南方取得了暂时的安定,为江南经济的开发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比较具体的讲述了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情况,前两个子目的内容跟第三子目的内容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在讲授本课时没有按前因后果的思维去讲,而是先指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具体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经济之所以得到开发的原因,这样,因果关系一颠倒,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全班同学在积极的探究,研讨的学习活动中,智力得到充分开发,因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改变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改变思维方式 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相关的教案:
- 学生概括能力的分析2012-12-03
- 读懂历史地图语言的含义,培养阅读历2012-11-30
- 导入环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2012-11-30
-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说课材2012-11-30
- 带着目标仔细读2012-11-30
- 实施《历史》新教材的感想2012-11-28
- 把“问题教学法”引入历史教学2012-11-28
- 谈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心得2012-11-28
- 浅谈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感受2012-11-28
- 《身边的故事》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2012-11-21
- 我对《战国七雄》一课的处理2012-11-21
- 高三历史课教学反思2012-11-21
- 初中历史研究课展示课后反思2012-11-21
- 初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2012-11-16
-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2012-11-16
- 开放考试,让个性轻舞飞扬2012-11-16
-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2012-11-16
- 《世界历史上五次瓜分》教学反思2012-11-15
- 历史课校改经验谈之一 悬念的作用2012-11-15
-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2012-11-15
- 浅谈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方法与技2012-11-15
- 传统历史教学反思2012-11-13
- 知识点的“暗渡陈仓”2012-11-13
- 历史教学中的体验及反思2012-11-13
-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优势
- 下一篇:课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