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面授探讨式评改法
“面授探讨式评改法”,即学生作文均采用自己上交的方式,老师则当面与学生探讨,形成“师生对话”式的评改。“师生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意见交换。因为教师对评改作文的作用,应有个辩证的看法,批改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得法的批改,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有所进步;不得法的批改,即使教师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无助于学生的进步,也是形式主义的徒劳。所以在探讨评改中,教师哪怕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它绝不是结论的替代,更不是权威的标志。
评改时,教师一定要尊重、揣摩学生的原意,根据他们的思路修改,帮助他们把原来的意思说清楚,决不可把学生的意图撇在一边,按教师的主观意愿随意增删,甚至“另起炉灶”。这正如古人所说:“阅童子之文,但宜随其意而改之,通其气脉字句,极能长发才思,若拘题理而尽改之,则阻挫其才思,已后即不能出发矣。”
这样,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评价者,而更像一位教练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了合作性的支持。这种“师生对话”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内因”,成了培养写作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动力。惟在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必须转变那种居高临下的心态,不要把自己视为权威。而应不断求知,勇于探索,在共同的探讨过程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2. 写作知识的传授要常常穿插。如什么是中心突出,什么是场面描写,什么叫语言准确生动,怎样做到感情充沛真挚,遣词造句简练、优美、生动,如何使整篇布局紧凑、浑成,如何开头、结尾等等。
3. 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尽可能地使学生做到既大胆思考又能合作交流,让学生心灵真正有所触动,这便是成功。因为“成长需要阳光,进步离不开表扬,小小的成功,会使他们激动不已。”
4. 要注意提高,即老师面授探讨评改一段时间后,应让学生学着自评、互评,这才能真正提高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进步的要因之一。记得哲人波利亚讲: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李材章 盛绍英 《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作文面授探讨式评改法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作文面授探讨式评改法相关的教案:
- 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构建的认识与实践2015-02-05
- “中考”作文审题能力训练新探2015-02-05
- 作文辅导第八讲 抓住特征来简叙 盯住2015-02-03
- 作文辅导第七讲 浓淡相宜 疏密有致2015-02-03
- 作文辅导第六讲 给文章安排一个好骨2015-02-03
- 作文辅导第五讲 想得透 想得深 想得2015-02-03
- 作文辅导第四讲 文不跑题 题不跑文2015-02-03
- 作文辅导第三讲 读好有字的书 读好无2015-02-03
- 作文辅导第二讲 想作文 说作文 写作2015-02-03
- 作文辅导第一讲 写得生动 写得实在2015-02-03
- 有关作文教学的一些想法2015-02-03
- 作文要“新”2015-02-03
- 作文并不深奥2015-02-03
- 第二十七讲 怎样记比较复杂的事2015-02-03
- 第二十六讲 开头和结尾2015-02-02
- 第二十五讲 怎样修改文章(之二)2015-02-02
- 第二十三讲 当一名小作家2015-02-02
- 第二十二讲 观察 思考 写作(之二)2015-02-02
- 第二十一讲 观察 思考 写作(之一)2015-02-02
- 第二十讲 摆事实 讲道理2015-02-02
- 写作素材---名人名言专辑(10)2015-01-30
- 走近名人(资料)2015-01-30
- 《妙“喻”连珠系列之十三·校园之喻2015-01-30
- 《妙“喻”连珠系列之十二·爱心之喻2015-01-30
- 上一篇:作文评语应蕴含爱的效应
- 下一篇:学生怕作文症结在哪儿——中学作文教学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