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新教材
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使新教材体现出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新教材体系、结构的构建,注意融合学科课题与社会课题的相关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首先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并编入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和水等内容,使学生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新教材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是更多地以学生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为基础,采用化学理论与化学事实相结合的编写方法,将知识的学习与过程、方法、价值观等培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全面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胆结合教材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和有感于新教材相关的教案:
- 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反思2012-11-15
- 我是这样活化教材的----对《电阻的并2012-11-15
- 平淡中求破 , 平实中求立 , 平常中求2012-11-15
- 提高中差生物理成绩之我见 教学反思2012-11-15
-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2012-11-15
-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设计与反思2012-11-13
- 差生也需要表现的机会2012-11-13
-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反2012-11-13
- 2006---2007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2012-11-13
-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几点尝试2012-11-13
- 《电路的连接》教学反思2012-11-08
-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反思2012-11-08
-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学反思2012-11-08
-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教2012-11-08
- 二期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反思2012-11-08
- 物理教学的得与失2012-11-03
- 《物质的密度》——自由探究的收获2012-11-03
-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12012-11-03
-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反思2012-11-03
- 机械效率教学反思2012-11-03
- 初二物理年度教学工作反思2012-11-01
- 《牛顿第二定律》 ——湘鄂边教学比2012-11-01
- 谈物理教学中转化差生的途径2012-11-01
- 《光的色散》教学反思2012-11-01
- 上一篇: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科学
- 下一篇:教学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