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颐和园
颐和园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 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 学习本课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二、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
(1)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 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2. 检查自学情况。
(1) 指名朗读课文。
(2) 学生汇报怎样记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3) 汇报作者所描写的颐和园的景点。
(4) 汇报自己通过努力弄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 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1) 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 认真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
(3) 将自学过程中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
4.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处景点的什么特点?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
1. 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了?
2. 指导朗读,注意突出大和美。
四、 总结。
五、 要认的字,练习要写巩固的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新课。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2. 学生汇报。
(1)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3)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4)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
2. 通过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3. 指导朗读。强调“闪闪发光”和“金碧辉煌”。
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一转眼,就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 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3. 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4. 指导朗读。
五、 学习第五自然段。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么?
1. 自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 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3. 指导朗读。
六、 朗读全文。
七、 完成思考?练习3。
八、 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颐和园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颐和园相关的教案:
- 《电脑住宅》导学案2015-06-04
- 《七月的天山》好词好句2015-06-04
- 课后记: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2015-06-04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断2015-06-04
- 18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练习2015-06-04
- 《电脑住宅》难句解析等2015-06-03
-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2015-06-03
- 《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案2015-06-03
- 《自然之道》3~5自然段教学设计2015-06-03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7 尊严2015-06-03
-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2015-06-03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62015-06-03
- 父亲的菜园课文2015-06-03
-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反思2015-06-03
- 《火烧云》教学设计12015-06-03
- 《纪昌学射》教案2015-06-03
- 《搭石》快乐练习:同步达纲练习2015-06-03
- 《桂林山水》教材分析2015-06-03
- 记金华的双龙洞 电子课本(苏教版)2015-06-03
-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2015-06-03
- 《鸟的天堂》快乐练习:同步训练2015-06-03
- 《花的勇气》说课稿2015-06-03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82015-06-02
-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132015-06-02
- 上一篇: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李时珍
- 下一篇: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 -说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