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自由活动时
在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候,我都会或坐着大椅子上或站在教室的中间看着孩子们游戏。没过多久,孩子们游戏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响,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窃窃私语。通常,我都会站在教室的最前面,对着孩子喊几遍“请宝宝们安静点”,但情况没有改变,过不了两分钟.他们又开始闹腾起来了。
这时,我特别恼火,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候会发出这么闹的声音呢?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们坐在一块儿总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让孩子们稍微安静点游戏,我决定教育一下几个比较“闹”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环视了一下,看见较远的那组孩子在玩陀螺。当我走近时,孩子们的笑脸凝固了,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张惶恐、胆怯的脸.一副准备受罚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们究竟在玩什么玩得那么开心,便什么话都没说,在那组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来。一坐下来.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玩陀螺,可是现在陀螺只有3个了,很多孩子也想玩,但是没有了。所以晖晖想去玩区角材料里磁铁这份材料,但是被赵洋阻止了,赵洋说“老师说的,自由活动的时候是玩玩自己的玩具,你不能玩区角里的材料的。”“可以,我想玩陀螺的,但是你们不肯跟我玩,我只好玩磁铁呀。”旁边的翔翔也说“不可以玩的”。“可以的”。“不可以的”。于是他们的争吵声越来越响。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释然了。我对孩子们说:“自由活动的时候是玩玩自己的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没有玩具的时候,也是可以玩玩探索角里的玩具的。
但是很晖晖没有玩具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跟他一起玩呢,他也很想玩陀螺的。”赵洋听了我的话,对晖晖说:“那我的陀螺和你一起玩。”“好的”晖晖开心的笑了。我连忙说:“你们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发生矛盾有问题的时候,自己来解决,但是声音要轻轻地,不要影响到其他小朋友。”
这一事件给了我很多启发。一方面,孩子的“矛盾”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当我们组织了自认为很有意思的活动而孩子参与率不高时,我们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并及时引导和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平时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
教育笔记:自由活动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教育笔记:自由活动时相关的教案:
- 大班案例:好玩的稻草2012-10-02
- 大班案例:区角活动时2012-09-25
- 大班案例:“打”的含义2012-09-25
- 案例:爸爸快点来接我2012-09-21
- 案例反思:一本菜谱2012-08-28
- 大班案例:五子棋风波2012-08-28
- 大班案例:由幼儿洗手帕想到的……2012-08-28
- 案例: 区角游戏中的“偏区”现象2012-08-04
- 案例:小心点,阿姨!2012-08-04
- 案例:参观中心小学2012-08-04
- 大班案例:老师不在噢2012-07-26
- 案例:大班个案缺点矫正总结2012-07-26
- 幼儿园课堂评价《以学论教》案例分析2012-07-21
- 幼儿园案例:水果店的老板2012-07-21
- 大班案例:剪蝴蝶2012-07-21
- 大班案例:教师个案记录2012-07-15
- 区域案例:给小动物做新年的项链2012-07-15
- 大班案例:别站着不动2012-07-04
- 案例:我不要上学2012-07-04
- 案例分析:一位“牙科医生”精彩表现2012-07-04
- 大班案例:动物的尾巴2012-04-02
- 大班区角活动案例:花房里的买卖2012-04-02
- 采用模仿疗法矫正幼儿退缩行为的实施2012-04-02
- 大班案例:一切从排好队开始2012-03-20
- 上一篇:大班案例:别站着不动
- 下一篇:区域案例:给小动物做新年的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