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经济的基本含义;比较说明与物品、与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举例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的属性,却一不可;区别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明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结合实例,说明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力量的爱国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关于概念的教学建议:对于的概念,学生容易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相混淆。对此,教师应该把握两点:
(一)、必须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不是。因为只有有了人的劳动才有价值,人们才会有了交换的尺度。
(二)、还必须是用于交换的。没有交换就不能进行比较,也无法体现出人的劳动的意义。对于这个概念教师可以用书上的图形来说明,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哪些是,哪些不是并说明原因。使学生能够将与其它各种物品、劳动产品相区别。
二、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一)、的价值量即价值的大小,是用人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劳动时间又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之分。教师在讲述这一点时,应该讲清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要说明为什么价值量应该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
(二)、讲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要将清其含义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关于这两个概念可以以某一个部门或行业为例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话来讲述。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大多数的生产条件,例如某一部门大多数都是手工劳动或者都是电气化作业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三、关于的价值。
(一) 讲清楚价值的概念。的价值是指凝结在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首先要说明不同的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相同。因为不同的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无法从量上进行比较。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而这些是可以从量上进行比较的。
(二) 要说明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说的是人们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劳动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
(三) 要讲清楚的价值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人们的劳动凝结在上,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但价值本身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必须同另一种相交换才能表现,而这另一种就是的交换价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四、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一)、讲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的劳动效率,它可以用生产某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来说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保持不变。这样劳动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仍然按社会平均价格来计算,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由于不同的劳动生产者生产同一件产品其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不一样。而劳动者要想获得很高的利润就必须尽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产品,这样劳动者要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的利润越大。
(四)、一旦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单位的劳动时间减少即价值量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数量增多即使用价值增多。这样,单位的价值量减小,而使用价值增多,价值总量就保持不变。
(五)、这样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的价值量越小。也就是说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五、关于的使用价值。首先,教师要讲清楚使用价值的含义。说明的使用价值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由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的自然属性。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的特有的属性。
六、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主要讲清楚以下几点:
(一)、对于一个来说,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没有价值就缺乏交换的比例也不是。
(二)、作为,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因为价值是抽象的东西,它不能自己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有形的东西。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总是征对一定的有形物体。所以,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存在。
(三)、作为,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因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很多,但它们并不一定都是,因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阳光、水分、空气等都由于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而不是。所以,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不能进行交换不是。
(四)、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对于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说,却不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出使用价值,目的是要实现在上所耗费的劳动即价值,而要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这样,生产者出让使用价值得到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因为对自己有用,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所要的是的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对生产者的劳动支付报酬即让渡出价值。这样,消费者出让价值而得到使用价值。
七、教学重点、难点
(一)的概念
的概念是本课乃至全书的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以后教学的基础。对此,应该把握两点: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就不是劳动产品,当然也有例外,但这不能否定是劳动产品。第二、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教师为了讲清这个问题可以利用书上的图,还可以以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区分出与其他劳动产品及非劳动产品的联系和区别。表格如下:
比较 | 其他劳动产品 | 其他非劳动产品 | ||
区别 | 1、 用于交换 2、 有价值 3、 是个历史范畴 | 1、 不用于交换 2、 没有价值 3、 劳动产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范畴 | 1、 是劳动产品 2、 用于交换 3、 是个历史范畴 | 1、 不是劳动产品 2、 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 3、 物品是个永恒的范畴 |
联系 | 1、 二者都是劳动产品 2、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3、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
(二)经济的产生条件
主要讲清楚两个问题:
1、经济产生的过程。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经济,而末期却出现了经济。
例如:
2、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经过上面的分析学生不难理解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经济出现的条件。同时教师还要讲明,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和交换也越来越复杂化,因此经济越来越发达。
(三)、的基本属性
1、关于的使用价值。首先,教师要讲清楚使用价值的含义。说明的使用价值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是由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的自然属性。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的特有的属性。
2、关于的价值。
(1) 讲清楚价值的概念。的价值是指凝结在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个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首先要说明不同的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相同。因为不同的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无法从量上进行比较。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而这些是可以从量上进行比较的。
(2) 要说明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1把斧子=15千克大米。说的是人们在1把斧子上所付出的劳动和生产15千克大米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因此,二者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
(3) 要讲清楚的价值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人们的劳动凝结在上,即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但价值本身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必须同另一种相交换才能表现,而这另一种就是的交换价值。例如在:1把斧子=15千克大米中,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
(4) 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主要讲清楚以下几点:
①对于一个来说,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使用价值就不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没有价值就缺乏交换的比例也不是。
②作为,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因为价值是抽象 的东西,它不能自己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有形的东西。而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总 是征对一定的有形物体。所以,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存在。
③作为,使用价值也不能离开价值。因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很多,但它们并不一定都是,因为有些物品如自然存在的阳光、 水分、空气等都由于没有凝结人类的劳动而不是。所以,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 价值不能进行交换不是。
④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对于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来说,却不 能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者生产出使用价值,目的是要实现在上所耗 费的劳动即价值,而要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这样,生产者出让使用价 值得到的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因为对自己有用, 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所要的是的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就 必须对生产者的劳动支付报酬即让渡出价值。这样,消费者出让价值而得到使用价 值。
3、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1)的价值量即价值的大小,是用人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劳动时间又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之分。教师在讲述这一点时,应该讲清楚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要说明为什么价值量应该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
(2)讲清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要将清其含义主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关于这两个概念可以以某一个部门或行业为例并可以结合马克思的话来讲述。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大多数的生产条件,例如某一部门大多数都是手工劳动或者都是电气化作业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大多数生产者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4、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1)讲清楚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的劳动效率,它可以用生产某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相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有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来说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2)当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社会劳动生产率一般保持不变。这样劳动者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仍然按社会平均价格来计算,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3)由于不同的劳动生产者生产同一件产品其耗费的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不一样。而劳动者要想获得很高的利润就必须尽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产品,这样劳动者要降低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即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者的利润越大。
(4)一旦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就意味着生产单位的劳动时间减少即价值量下降。同时也意味着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数量增多即使用价值增多。这样,单位的价值量减小,而使用价值增多,价值总量就保持不变。
(5)这样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的价值量越小。也就是说的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还可以以下面的简图进行说明:
教法建议
1、的概念:教师可以列举各种物品让学生分辨哪些是或者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分辨出,然后将与劳动产品和物品进行比较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
2、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会议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然后结合这个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3、经济存在的条件: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与自然经济相比较,得出经济存在的条件。
4、使用价值:教师可以通过设疑问,列举各种,让学生明白人们为什么要买这些,这依据的是的什么内在属性。
5、价值:通过事例分析两种为什么能够相交换,这种交换的本质是什么?
6、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这个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逐步引导,如:“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是不是?废品或变质、卖不出去的是吗?的价值体现在哪儿?没有价值的存在不存在?物美价廉是指的什么?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否可以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等等。”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然后让学生讨论、思考并总结二者的关系。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这个问题可以针对某一件的生产,让学生对不同生产能力的企业进行调查,让学生明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及为什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
8、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这个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说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价值量的大小成反比例,以及与价值总量的关系
的基本属性
教学过程
提问:
1、和经济是不是同时产生的?
2、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经济产生的条件为什么不同?
3、经济的类型有几种?
上节课我们讲了的定义,一件物品要想成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劳动产品,其次用于交换。那么成为后,世界上的成千上万,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属性,但是它们都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那就是——的使用价值和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 的使用价值
1、的使用价值(定义)
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的使用价值。(让学生看视频《的使用价值》)
通过这一段视频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的使用价值是物对人的需要的一种满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一种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举出一些例子。
学生举例略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到了:是包含在物品里面的。既然物品具有使用价值,那么作为物品一部分的当然具有使用价值,而作为却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因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耗费了大量的劳动,但是由于对人们没有用处,所以不会有人买它。这样,这种物品不可能进行交换因而不是。例如:买粮食是为了吃,买衣服是为了穿,买花是为了观赏等,每一种都有一定的有用性,粮食能满足吃的这种需要的属性就是粮食这种的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没有用,是没有人愿意交换的,不是。
的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一种和另一种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二者才需要交换。使用价值也不能比较大小,你不能说,是一根绣花针使用价值大,还是一列火车使用价值大,因为它们的用途是不一样的。你不可能用绣花针来运输,更不能用火车来绣花。
作为,它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种需要,有特定性;而作为一个物品,它的使用价值可以是多方面的。如粮食,我们买粮食是为了吃,而粮食用途是多方面的,既可食用,也可用作酿酒,还能制作工艺品,还能造纸,织布等用途。
2.使用价值所体现的关系
既然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下面就让我们来进一步思考一下:的使用价值是人类所赋予它的吗?
不是,如粮食,最初我们只认识到它能吃,那这时,是不是它就没有别的用途呢?
显然也不是。它的使用价值是生与俱来的,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织结构等决定的。
所以:的使用价值是的自然属性。
的使用价值这种能满足人们特定需要属性与人的需要是一种物与人的关系。
的使用价值是具体的,如一件,你能观察到它的结构,物理性质,质量等内容。
3、的使用价值不是特有的属性。
除了以外,其它非的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与人有关的一些物品,也有使用价值,如阳光哺育万物成长,空气供人呼吸等等。
二、 的价值。
1、的价值(定义)
凝结在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的价值。(播放视频《的价值》)
这个定义可以分析为“的价值是劳动”,劳动是一个抽象的字眼,我们不能看到劳动,只能看到具体的劳动方式或劳动动作,所以价值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看不到,摸不着,那价值是怎样体现的呢?这就需要交换价值来表现。
⑴交换价值
是一种和另一种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例如:
1把斧子=====15千克大米
这15千克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15:1就是这两种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比例。由于这两种使用价值不同,所以它们需要交换,那又是什么东西决定它们能够划等号的呢?这就是价值。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还拿这个等式来说,生产1把斧子和生产15千克大米的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过程,生产方式是很不一样的,这是有差别的人类劳动。但人类劳动既有差别又无差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不管差别有多大,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这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个等式说明,生产1把斧子和生产15千克大米的劳动量是相当的。
⑵交换价值与价值有区别,但也有联系。
①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要根据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价值变了交换价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2、价值是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抽象的,我们也可从等式中得到,表面看是两种在进行交换,实际上人与人在交换劳动。价值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是的社会属性。
3、的价值是特有的属性,本质属性。
只有才有价值。自然物品,不凝结人类劳动,形不成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虽然也在上面付出了劳动,但不用于交换,这个价值就不能表现出来,就没有价值。所以价值是特有的,而且是的本质。
三、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的两个基本属性,这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播放完视频后)下面请大家将视频上所讲的内容和书本结合起来,思考并讨论一下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学生讨论总结并回答)教师归纳: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物品来说,可能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而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联系和区别这两个方面来看一看。
1、区别
这些结论是我们从上面分别对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分析中得出来的。既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那么,它们还有着联系:
2、联系
⑴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播放视频《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买到既便宜而质量又好的。也就是说大家都希望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质量高即“物美价廉”的。“物美”是人们对质量的期望,也就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体现的是的使用价值。“价廉”是人们对价格的要求,也就是要求的价格要低,这体现的是的价值。从人们的这种心态我们可以看出:
① 价值离不开的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A、 一件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不会成为。当然也没有价值。
B、 的价值是抽象的,而使用价值是具体的,抽象的东西必须依附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上。
C、 使用价值的好坏,直接影响价值的实现。
举例:现在重视产品质量就是为了价值的顺利实现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砸冰箱。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使用价值的重要性,而作为一个国家或企业也必须非常重视的使用价值即质量。产品质量不好必然要影响企业的信誉和效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所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与此同时:
② 使用价值离不开价值,价值是的本质属性。
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用于交换,价值就不能表现出来,就不是。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了价值说明生产者之间进行了交换,因为价值体现的是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既然生产者之间进行了交换,这就说明对人们有用,这样它就是一种。所以,有价值的东西说明它是,必然具有使用价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人们总是把看作一个二因素的东西,希望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如“物美价廉”“货真价实”这都是从二者结合的角度考虑的。
⑵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刚才我们是从本身来谈的两个属性,看到应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也会看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经常相互分离的情况,例如生产者和消费者就不能同时拥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谁也不能同时占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那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手中是怎样分离的呢?
学生回答略生产者是为了获得的价值,而消费者是为了获得的使用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得的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即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消费者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用钱来购买生产者的即向生产者支付价值。交换一旦成功,二者就分离了
板书设计:
一、 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经济的含义
(1)经济的产生过程
(2)经济的含义:生产和交换的总和
二、的基本属性
三、 品的价值量
1、价值量的含义
2、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3)个别劳动生产率对生产者的影响
(4)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例
探究活动
一、 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对生产某一产品的厂家或人员进行调查,例如:皮鞋厂、食品加工厂等。分别看它们生产同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多少,从而计算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注:括号内请填写企业名称。 二、 我国的市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可以组织学生了解一下这个过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及经济的含义。 对此,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询问老人或进行市场调查,填写下表。并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
和商品相关的教案:
- 第一册消费及其类型2012-12-30
- 第一册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2012-12-30
- 第一册财政税收和纳税人2012-12-30
- 第一册价值观率2012-12-30
- 价值观率2012-12-22
-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2012-12-22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012-12-22
- 前 言2012-12-22
-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12-12-22
-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2012-12-22
- 第五课 财政税收和纳税人2012-12-20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1教案9.2 2012-12-20
- 复习提纲2012-12-14
- 市场经济的特征2012-12-14
- 第二章 第二节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2012-12-14
- 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2012-12-14
- 其他教案-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2012-12-14
- 消费及其类型2012-12-06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012-12-06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012-12-06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012-12-03
- 交友要讲原则 教学设计(二)2012-12-03
- 发展真挚的友谊 教学设计2012-12-03
- 生活处处有情趣 教学设计(一)2012-12-03
- 上一篇:价值规律
- 下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