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课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3.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2、3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引导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叙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讲解新课]
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得出性质定理2.
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 ,
同样,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得出命题.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教师对学生作出的这种判断暂时不作否定,待证明后再强调是“相似比的平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
注:(1)在应用性质定理3时要注意由相似比求面积比要平方,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但反过来,由面积比求相似比要开方,学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学时可增加一些这方面的练习.
(2)在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相似前提,如:两个三角形周长比是 ,它们的面积之经不一定是 ,因为没有明确指出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审题.
例1 已知如图, ∽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60cm和72cm,且AB=15cm, ,求BC、AB、 、 .
此题学生一般不会感到有困难.
例2 有同一三角形地块的甲、乙两地图,比例尺分别为1:200和1:500,求甲地图与乙地图的相似比和面积比.
教材上的解法是用语言叙述的,学生不易掌握,教师可提供另外一种解法.
解:设原地块为 ,地块在甲图上为 ,在乙图上为 .
∽ ∽ 且 , .
.
学生在运用掌握了计算时,容易出现 的错误,为了纠正或防止这类错误,教师在课堂上可举例说明,如: ,而
[小结]
1.本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和定理3.
2.重点学习了两个性质定理的应用及注意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47中A组4、5、7.
八、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课时)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课时)相关的教案:
- 八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体例2015-03-27
- 1.1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2015-03-26
- 苏科版八上 3.2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2015-03-26
- 苏科版八上 2.5 实数(第1课时) 练习(2015-03-26
- 16.1从分数到分式2015-03-26
- 全等三角形 说课稿(新人教版八年级上2015-03-26
- 对称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2015-03-21
-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初中数学2015-03-21
-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 初中数2015-03-21
- 完全平方公式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2015-03-21
- 三角形的中位线 —— 初中数学第三册2015-03-21
- 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 初中数学第三2015-03-21
- 众数与中位数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2015-03-21
- 平行线的特征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2015-03-20
- 正方形 —— 初中数学第四册教案2015-03-20
- 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 2015-03-20
- 角的平分线 —— 初中数学第四册教案2015-03-20
-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 初2015-03-20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初中数学第2015-03-20
- 数学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2015-03-20
- 解直角三角形复习(二) —— 初中数2015-03-19
- 教学内容:平移的妙用 —— 初中数学2015-03-19
-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2015-03-19
- 相似三角形 —— 初中数学第三册教案2015-03-19
- 上一篇:数学教案-最简二次根式
- 下一篇: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示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