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和日界线》说课设计
一、 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最后一个单元,虽然篇幅不长,但从全书的知识体系来说是继区域地理之后,进一步站在全球的角度,着重论述了在日益开放的现代世界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的问题,从而使全书在教育学生树立全球观念的境界中结束。并为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学习从整体观念上打下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起着总结、提高的作用。教材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缩小的世界”,第二部分是时区,第三部分是日界线,第四部分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节课主要讲解“时区和日界线”。
时区和日界线知识放在世界地理最后部分讲述,有着以下两个新的含义:第一,不仅仅是单独讲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本知识点与全章教材中心线索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生产力发展 具体 新的运输方式 造成 世界空间相对变小 标志着
—→ —→ ——→ 人类活
科技进步 表现 新的传递方式 世界时间相对加快
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深刻 要求→人类更应注意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的环境。第二,同现行教材比较,对学生的要求有所降低,突出了时区和日界线的实用性,简略地讲解了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世界的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
(2)运用:区时与区时差,“北京时间”的由来与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根据两地所在时区推算区时
(2)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己读图分析日界线相邻的两个时区的一些特点和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三)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区时与区时差,区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区时计算,日界线
本节解决重难点的关键在以“世界政区图”的基础上,采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边讲边演示,使学生多世界各地所处的时区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利用版图边讲边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对区时,日界线的完整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这样能直观地反映教材的层次结构及知识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还自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愉快。
二、教学方法
1、启发式谈话法:投影书中“想一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两位小朋友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读图分析法:(1)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找出一些国家的首都所在时区。(2)算一算这些地区与我国北京的区时差(3)找出日界线(4)分析日界线两侧时区的不同特点及过日界线的变更方法,教给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对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有一定帮助。
三、学法指导
“读图→析图→用图”三步走加游戏。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动手绘图,开口说图。游戏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具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 3、地球仪 4、自制表盘 5、小激光手电筒
五、教学程序
(一)引入:同学们到过车站、邮电局吗?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这些地方的醒目位置镶嵌着世界政区图,图中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时刻表。(或者是很多时钟。不同时钟标着不同的时间)。大家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便于人们了解世界各地与我们的时间差,方便我们出国旅行,洽谈业务等。同一个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时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设计
1、投影P106想一想1、2:提问:小明和小强的问题出在哪里?
——时差
那么时差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还得从地球的自转谈起
2、演示:在地球仪上贴上黑、白、红三点表示同纬度上的三个不同地方,先判断一下这三个地方的相对位置。生答:黑点在最西边,红点在最东边,中间是白点。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老师用手电筒从东方照射地球仪,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红白黑三点谁最先受到一天中第一缕阳光的照射?这种先后次序与他们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关系?
演示提问:古代各地都把当地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点时刻定为12点,当红点达到正午12点时,黑白点都到了吗?黑点、红点时刻如何?这样一来,地球上会有多少个正午12点?
——我们把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 称为地方时。
3、设疑置问,推向高潮
如果我们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会出现什么结果?
4、游戏:找朋友(市区的划分)
将学生分成里、外两圈,面向内就坐,里圈25个学生,每人拿一个自制表盘,外圈25个学生,按顺序每人拿一个时区区牌。里圈中心放置地球仪,分别用红、白、线引出180°和0°经线。
设问:如何解决时差问题?——学会区时的计算
5、举例讲解:已知北京时间是8月2日8时,求此刻东京、纽约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投影讲解计算步骤:(1)查三地的区号
(2)算时差:同区区号相减,异区区号相加
(3)求区时:未知时刻=已知时刻+(-)两地时差(东+西-)
6、巩固训练(出示多媒体课件):
(1)学生看图回答:全球划分为多少个时区?一般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哪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2)让学生上台用鼠标在图中点出老师所报城市的所在时区。
(3)算一算这些城市与我国北京的时区差
7、过度(小故事):有一美国孕妇乘坐轮船横渡太平洋时,生了一对双胞胎,到达美国住地登记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先出生的儿子是弟弟,后出生的倒成了哥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在作怪吗?——日界线
8、出示多媒体课件:
(1)点出180经线
(2)点出日界线
(3)观察:日界线是否完全在180经线上?为什么?
(4)根据船只的移动观察分析日界线两侧时区时刻的不同特点以及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方法。
9、板图辅助讲解(略)
10、归纳小结:由学生完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最后一个单元,虽然篇幅不长,但从全书的知识体系来说是继区域地理之后,进一步站在全球的角度,着重论述了在日益开放的现代世界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的问题,从而使全书在教育学生树立全球观念的境界中结束。并为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学习从整体观念上打下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起着总结、提高的作用。教材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缩小的世界”,第二部分是时区,第三部分是日界线,第四部分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节课主要讲解“时区和日界线”。
时区和日界线知识放在世界地理最后部分讲述,有着以下两个新的含义:第一,不仅仅是单独讲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本知识点与全章教材中心线索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生产力发展 具体 新的运输方式 造成 世界空间相对变小 标志着
—→ —→ ——→ 人类活
科技进步 表现 新的传递方式 世界时间相对加快
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深刻 要求→人类更应注意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的环境。第二,同现行教材比较,对学生的要求有所降低,突出了时区和日界线的实用性,简略地讲解了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世界的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
(2)运用:区时与区时差,“北京时间”的由来与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根据两地所在时区推算区时
(2)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己读图分析日界线相邻的两个时区的一些特点和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三)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区时与区时差,区时的计算
教学难点:区时计算,日界线
本节解决重难点的关键在以“世界政区图”的基础上,采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边讲边演示,使学生多世界各地所处的时区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利用版图边讲边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对区时,日界线的完整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这样能直观地反映教材的层次结构及知识内涵,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还自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愉快。
二、教学方法
1、启发式谈话法:投影书中“想一想”内容,启发学生思考:两位小朋友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读图分析法:(1)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找出一些国家的首都所在时区。(2)算一算这些地区与我国北京的区时差(3)找出日界线(4)分析日界线两侧时区的不同特点及过日界线的变更方法,教给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对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有一定帮助。
三、学法指导
“读图→析图→用图”三步走加游戏。以图做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动手绘图,开口说图。游戏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具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 3、地球仪 4、自制表盘 5、小激光手电筒
五、教学程序
(一)引入:同学们到过车站、邮电局吗?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这些地方的醒目位置镶嵌着世界政区图,图中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时刻表。(或者是很多时钟。不同时钟标着不同的时间)。大家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吗?——便于人们了解世界各地与我们的时间差,方便我们出国旅行,洽谈业务等。同一个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时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设计
1、投影P106想一想1、2:提问:小明和小强的问题出在哪里?
——时差
那么时差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还得从地球的自转谈起
2、演示:在地球仪上贴上黑、白、红三点表示同纬度上的三个不同地方,先判断一下这三个地方的相对位置。生答:黑点在最西边,红点在最东边,中间是白点。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老师用手电筒从东方照射地球仪,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红白黑三点谁最先受到一天中第一缕阳光的照射?这种先后次序与他们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关系?
演示提问:古代各地都把当地正午太阳位置最高点时刻定为12点,当红点达到正午12点时,黑白点都到了吗?黑点、红点时刻如何?这样一来,地球上会有多少个正午12点?
——我们把这种因地而异的时刻 称为地方时。
3、设疑置问,推向高潮
如果我们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会出现什么结果?
4、游戏:找朋友(市区的划分)
将学生分成里、外两圈,面向内就坐,里圈25个学生,每人拿一个自制表盘,外圈25个学生,按顺序每人拿一个时区区牌。里圈中心放置地球仪,分别用红、白、线引出180°和0°经线。
设问:如何解决时差问题?——学会区时的计算
5、举例讲解:已知北京时间是8月2日8时,求此刻东京、纽约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投影讲解计算步骤:(1)查三地的区号
(2)算时差:同区区号相减,异区区号相加
(3)求区时:未知时刻=已知时刻+(-)两地时差(东+西-)
6、巩固训练(出示多媒体课件):
(1)学生看图回答:全球划分为多少个时区?一般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哪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2)让学生上台用鼠标在图中点出老师所报城市的所在时区。
(3)算一算这些城市与我国北京的时区差
7、过度(小故事):有一美国孕妇乘坐轮船横渡太平洋时,生了一对双胞胎,到达美国住地登记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先出生的儿子是弟弟,后出生的倒成了哥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在作怪吗?——日界线
8、出示多媒体课件:
(1)点出180经线
(2)点出日界线
(3)观察:日界线是否完全在180经线上?为什么?
(4)根据船只的移动观察分析日界线两侧时区时刻的不同特点以及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方法。
9、板图辅助讲解(略)
10、归纳小结:由学生完成
《时区和日界线》说课设计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时区和日界线》说课设计相关的教案:
-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设计2012-05-20
- 上一篇:《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 下一篇:《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