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教有方 > 正文

家长在家庭教育方法上的误区(3)

  • 日期:2011-10-01 10:09
  • 来源: 好学习
  • 浏览:
  • 字体:[ ]

    有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时,缺乏一定之规,只是凭借家长当时的认识与心情来决定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考试分数上,同样的分数,有时就可以过关,有时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在时间支配上,孩子有时会受到纵容,有时会受到限制;再加上家长自身在“说与做”方面呈现的矛盾方式,使孩子分不清客观外界的是非,只能以家长的好恶来判断正确与否。“随意”必然导致孩子的人格矛盾,必然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想当然”——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因此许多家长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身为父母就具有教育子女的权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你爸(妈),我有权管你”;许多家长在新形势下,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既然是孩子的“教育者”,因此也就具备家庭教育的能力; 

      “自以为是”——各行业中的“强者”最容易误认为自己同时也是“家庭教育中的强者”,一些在本专业、本领域内具有“优势”的家长最容易使自己的“优势”导致为“自以为是”——领导者会认为自己有着娴熟的领导才能:“千军万马我都能左右,难道还管不了一个孩子吗?”;事业有成者认为自己“我的能力使我在事业上有所成,因此我的能力也必然保证我在家教中也能有所成”;教育界人士会自己认为“我教了那么多年的书,教育了那么多的孩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难道连自己的一个孩子还教育不好吗?”;在“普遍教育”(学校教育)条件下学有所成的高学历者没有认识到自己并不一定同时掌握了“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的知识,只是认为“我能够获得这么高的学历,‘虎夫无犬子’,我的孩子也应该差不了”。
      各行业中的“强者”们没有认识到:管理者只是具有管理经验,经营者只是具有经营经验,教育界人士通常只是具有“普遍教育”经验——虽然这些家长具有的能力与家庭教育能力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这些能力不能“自然转化”为家庭教育经验,同时,高学历者家长的能力经验更不能遗传到孩子身上。在错误观念引导下,许多“自以为是”的家长们自以为很懂得教育孩子,经常以“指挥员”的身份出现在孩子面前,对孩子采用的教育语言经常是:“我认为……、你应该……”——不能认识到自己教育方法存在着落后、片面和错误,因此采取了拒绝学习家教新知识的错误做法。

      “自以为非”——不少家长认为:我没念过书,我哪懂教育啊?凑合着把孩子养大就行了。由于家长存在“自以为非”的错误观念,由于家长缺乏家教知识,使得家长丧失了把孩子教育成功的信心,最终导致对孩子不管、不敢管和不会管——这是“破罐破摔”在家长身上的体现。落后的家长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后进生是从基础差到跟不上,再到失去信心而厌学、不学)——家长如何扭转这种状态?只有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否则,两代人的“破罐破摔”,结果将是不美妙的。

      “怨天尤人”——有些家长只是埋怨外界环境,而不反省自己内在方面的不足:外界条件让我念书少,让我缺少知识,因此我教育不出一个好孩子理所应当——这些家长只要求外界环境提高,而不重视本身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这样做的结果:即便是把孩子送到了重点中学,孩子也会因为跟不上而落后;如果大家都这样做,重点学校也会垮的(某重点学校的后门班的老师哀叹:基础太差,没法教)。

     “片面”——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只注重自己熟悉的方面,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全面教育;只采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而忽视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而忽视了孩子的特点(这就是一些“强者”教不好自己孩子的原因);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