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买强卖——“家长只要是出于好心,孩子就应该接受”: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我是为了孩子好,那我无论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都是应该的,哪怕是错误的,孩子也应该体谅大人的苦心,也应该接受;有的家长在“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大旗下,强迫孩子接受家长单方面发出的各种指令(包括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其中不免有不正确的东西)硬塞给了孩子;有的家长经常用“忠言逆耳”来掩盖自己在家教态度和语言上的不正确之处,当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出现错误的时候,则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语录”来掩盖自己的错误,强迫孩子必须接受家长的一切批评,而丝毫不考虑家长批评的内容及方式是否正确。
我们在不断发出“命令”的时候,丝毫不考虑这些话是否真正具有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与心理感受,只是认为这些话出自于我们的口中,所以孩子必须接受——常用的话有:我跟你说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我都跟你说了好多遍了,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呢?——家长这样教育孩子,实际上是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强买强卖”。
大家知道,“商品卖不出去就是废品”,但是,商品“强卖”出去也可能成为废品——因为它强烈地伤害了接受者的感情,容易引起其强烈的抵触,虽然表面上被迫接受,但实际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好的商品(美好的想法、正确的思想)必须要通过好的销售渠道(正确的家教方法)、好的服务方式(对孩子尊重的态度)、真正满足顾客的所需(学生需要帮助的方面)才能使顾客真正地接受。不能在错误的“方法”头上戴上“我是好心”的帽子,关键要看效果——如果最后是无效或者是恶果,那么怎样来证明你的好心呢?
强买强卖实际上是溺爱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它剥夺了孩子自己认识社会的机会,必然丧失面对社会的能力。所以说:家长不要强迫性地去爱孩子。
随意——有的家长打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旗号,在家教的时间和形式上随心所欲,忽视了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