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高考状元高尚毓讲述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

  • 日期:2013-07-19 09:13
  • 来源: 课堂45分钟
  • 浏览:
  • 字体:[ ]

  状元小档案

  高尚毓:2009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状元

  母校: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二中

  现就读: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高考成绩:总分633分,其中语文122分,英语136分,数学137分,文科综合218分,加分20分。

  高尚毓,这三个字走入大家的视野,也许是因为我的种种身份:访德交换生、学生会主席、奥运青年营营员、学生党员……而让这三个字突增分量的还是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文科状元的殊荣,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让我感到身上沉沉的责任,觉得应该与你们分享我高中三年的生活,三年的成长。

  高一,重新寻找自我定位

  初进高中,老师们总强调一句话:“昨天,你是普通学校的优秀学生,今天,你是优秀学校的普通学生。”高一,我们要学会重新寻找自我定位。回忆起来,这份差事对我来说是万分痛苦的,因为那时的我是顶着“中考一模状元”的光环走进老师视野的。而那时的现实是,因为自己的浮躁、骄傲,在中考中我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入学年级144名,那是自己第一次尝到了从云端跌入谷底的痛苦。后来虽然我的成绩一直在向前迈进,可总感觉到自己还有更大的潜力尚未发挥。诚实地说,那时自己对年级前几名的学生多多少少有点不服气,总觉得自己可以和他们一样优秀。

  不过现在想想,那时我在学习上付出真的还不够,可我并不后悔,因为那段时间分散到其他地方了,比如担任班长,加入学校学生会,准备访德资料,担任内蒙古自治区60年大庆小教练……可想而知,那时的我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多么有限,但是正是这份经历让我明白了“效率”的重要。因为你不能和同学比学习时间的长短,你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出更多的活。每天放学回家路上想想当晚的规划,为学习的内容设定时间限制都是不错的提高效率的方法。“玩就撒开丫子疯狂玩,学就心无旁骛专心学”这是我从小信奉的“真理”。

  当然,我在这里大谈特谈“效率至上”的前提,还是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因为我们大多数都不是天才,学习时间的长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效率只起到优化作用。

  高二,养成文科思维,厚积薄发

  高二刚一开学,迎着无数人诧异的目光,我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文科班。因为学校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是鄙视文科生的,但我暗自窃喜自己选择了一条轻松的路,幻想着我的成绩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可是结果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第一次期中考试,我的年级排名仅为年级11名。还记得那时和我的班主任赵建清老师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主席啊,你的成绩是不是该往前努努?”

  “太后啊,我这叫厚积薄发!”

  “主席啊,可您厚积半天倒是给咱发一个力哇!”

  就这样,我尴尬地“厚积”了半个学期,却就像一只受了潮的二踢脚,怎么也发不起力来……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文科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尽管学习高效进行,可是时间却没有用在最刀刃的地方。比如说:数学要学会多做题的同时将题目合理分类,既保持考试感觉,又能将经典例题吃透,在脑中形成标准化的模型;英语和语文要不断巩固和夯实基础,对基本题型有一套合理的答题思路;政治与历史必须重视课本,不要盲目做题背题;地理要学会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思维上的转化……

  还记得高考后有个学弟问我要不要机械式记忆,因为很多自视智商甚高的人很鄙视机械式学习,我记得我给的答复是“需要”。你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有多少次在考试中花了很多时间拿下了一道难题,却发现因为自己所谓的粗心,许多不该出错的地方错得稀里糊涂。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基础不够扎实。作为“过来人”我对此深有体会,也吃过不少亏。所以我特别要在这里强调基础的重要性,而夯实基础的主要途径就是在保持大脑活力的同时“机械式记忆”,因为只有当东西都吃透时,才能保证活学活用。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