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接到姜展同学母亲的电话:“他最近总是抱怨自己命不好,不想参加高考了。我们做父母的根本没办法和他沟通,希望老师能给想想办法。”
到了学校以后,几个老师又不约而同地向我反映,除了姜展,还有几个同学也有点“消极怠工”的趋势,但姜展和这几位同学的资质还是不错的,只要继续努力,考一个大学完全不成问题,主要是心态要调整。我觉得有必要“整理”一下班风了,但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呢?
刚好最后两节课的老师有事不能上课,我在铃响后进了教室,看见一部分同学低头学习,一部分同学四处张望、聊天。同学们看我进来,瞬间安静了。
“同学们这学期很辛苦,老师很理解你们。这两节没有课,给大家放松一下,我们来畅谈一下未来怎么样?比如想考个什么样的大学,大学毕业以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半天没有人发言。我只好点名:“学习委员先说。”学委是班里第一个被保送的同学,我让他发言,是想“刺激”一下姜展那些同学。
“进入大学以后,我想多看书,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接触一些外国朋友,做一个出色的外交官,走遍世界。”
“非常好,记得把世界各地的明信片给老师寄来。”
有了学委的鼓励,其他几名成绩非常不错的同学也相继发言,我一直暗中观察姜展还有那几个“消极怠工”的同学,他们表面上看来心不在焉,装作根本不关心的样子,但表情里还多少有一点不屑,给我的感觉好像是“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时发言有了断档,我赶紧叫他,“姜展,老师想听听你的想法,我一直认为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听我这么评价他,姜展有点意外:“我没什么设想,像我这种出身平庸,智力一般的人,既不能像有的同学那样保送,也没钱出国,能考上大学简直就是奢侈,不如高考结束以后回家做买卖。”
他的口气里充满了抱怨和讽刺,我看见有几个人点点头,也有些同学摇摇头。
我接着问姜展:“那你说说看,什么样的才算出身高贵、智力超群呢?”
他看看我,晃晃脑袋说:“反正我不是。我命不好,我认命了。”
我示意他坐下。停了停,说道:“我非常理解姜展同学现在的心情和想法。我也相信,这种想法代表了我们班某些同学的观点。关于命运这个问题,我不支持完全认命,至少在座的每个同学,我都认为非常有前途,非常有潜力。关键是怎么对待。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得到父爱,直到28岁才第一次见到父亲。所以他发誓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给他的孩子很多的爱。但是非常不幸,长大以后,他的推销工作进展得很不顺利,非常贫穷,他的妻子离开了他,儿子还只有一岁。他成了单亲爸爸。他租不起房子,和儿子流浪,最惨的时候银行卡里只有十几块钱。他将自己仅有的财产背在背上,一手提着尿布,一手推着婴儿车,与儿子一起前往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实在无处容身时,父子俩只能到公园、地铁、卫生间过夜。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坚持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他毛遂自荐进了一家竞争力非常激烈的金融公司,在这个公司,一批20个实习生中只能留下一个人,而且试用期长达半年没有工资。他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了下来,在照顾儿子和发展客户的有限时间内,他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可以说,他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中,遭遇了各种磨难和困境。最后,他成功了吗?”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