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理科状元、16岁的台玉琢两次高分复读。14岁时高考成绩607分,由于被录取专业不理想而复读;15岁时高考成绩643分,当他再次以专业不理想而要高分复读时,父母老师都是一片反对声,可是他仍坐进了新一届的高三课堂。两次走过这条荆棘路,一家人都表示很艰辛。
高分复读被一些人称为看不到阳光的荆棘路,走在这条路上压力重重,对于想要走上高分复读路的学生,教育专家一直提醒要慎重。
反对声中开始二次复读
高中五年令他最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高二下学期。台玉琢在课堂上看武侠小说时被老师抓个正着,“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妈。因为害怕这件事让我爸知道挨打,所以我和老师、妈妈达成了一个协议,他们帮我保密,我开始努力学习。”台玉琢说:“当时由于成绩不好,有人甚至说母亲的教育方式糟蹋了我。我妈提出让我在高二留级。我求我妈别让我留级,让我再试试,我会努力学习。”就这样,台玉琢拼命学习了一个多月,成绩由学年的180多名升到前70名。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台玉琢英语方面的短处暴露出来,仅得70多分。他买了疯狂英语,晚自习后回家大声朗读半小时。“疯狂”了半个月,加上不断做题强化,成绩得到了提高。14岁参加人生第一次高考,英语得了120分,总分607分。但与一志愿第一个专业相差一分,被第五志愿录取。由于专业不理想,台玉琢选择复读。
在那一年的复习中,台玉琢有选择地做题,高考获得643分,但不够一志愿的分数。补报志愿时,台玉琢正在外地旅游,他的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所学校。“那个专业分数线590多分,我觉得以我的分数去读太亏了,我决定再复读一年。”
台玉琢的决定遭到父母和老师的反对。可台玉琢认为,高考是决定人生命运的第一步,一定要走好。新学期开学,台玉琢又坐进了高三的教室里。
入小学就读二年级
对台玉琢的采访由他的年龄开始,他说:“我和省状元一样都是16岁,但我的成绩和他差了30多分,我特佩服他。”台玉琢跳过了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和初一下学期、初二上学期。
他的小学是从二年级开始的,然后跳过小学四年级直读五年级时,第一次摸底考试台玉琢排在了班级的倒数第四名,几乎没有一科及格。他的母亲为了确定他能否跟上五年级的课程,买了语文、数学练习册让他做,她发现孩子对现学知识掌握到还不错。
中考自费入北安一中
初一第一学期,台玉琢考了班级第一名。第二学期开学后,父母便安排他直接入读初二下学期。
初二的成绩处于班级的中游,数理化在跳级后自学补上了,可是台玉琢觉得语文和英语这两科较弱。王国英笑着对记者说:“当老师的把爱心和耐心给了学生,教自己孩子时反而没有耐心,所以玉琢不愿意让我给补英语。”
对于语文科目较弱的问题,王国英也想了对策。台玉琢对语文课中的文章分析不理解,她便让孩子看一些语文分析的文章,增加孩子的课外阅读量。
中考时,台玉琢的分数与北安市一中分数线差22分,以自费生进入。而王国英劝孩子说:“你就比分数线差了22分,代表你是有实力的,只要努力就能赶上去。妈相信你。”那个假期,台玉琢自学了高一的课程,每门课每天看半小时。
第三次高考成状元
这一年他的成绩基本都是学年第一,可是摸拟考试时不管是题难还是简单,他的成绩总是660分左右。台玉琢有些着急,母亲王国英提议让他去外地高中读一段时间,也许可以提高,可是他认为高考临近,换一个环境会适得其反。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