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临近,如何科学安排考生一日三餐成为家长一大难题。重庆医科大学预防系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李继斌向考生支招。
三大类食物不能少
高考前给考生安排膳食要本着营养、全面、适量与均衡的原则,充分保证三大类食物的供应:一是粮食类,粮食含有非常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能量供给大脑。高考生每天应该保证375克到500克左右的粮食;二是蔬菜和水果,考生每天应该大约吃400—500克的蔬菜;三是牛奶、豆类食品、肉类食品。
一日三餐巧安排
午餐是学生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要有充足的热量,最好多吃肉类、鸡蛋等含热量较高的食品。其次早餐也要吃好,稀饭、炒面、甜面包等碳水化合物中糖和淀粉含量高,可使脑中产生有镇静作用的血清素。忌吃熏肉、蛋和油条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它们容易降低脑的灵敏度。另外,家长准备三餐要本着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则。在给孩子准备夜宵时,家长要做一些易于消化、热量适中的食物,如粥、肉丝面条、蛋花汤、馄饨等。
“四不宜”要注意
考前饮食,要注意“四不宜”。一是不宜滥用滋补品。补品容易破坏均衡饮食,过度服用还可能伤身。二是生活作息不宜违背自然规律。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睡眠。三是不宜放弃体育锻炼。复习过程中有必要进行10至20分钟的体育锻炼,使脑神经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恢复。四是不宜滥用药。考生用药要特别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咨询医师,选择不会产生昏睡等副作用的药品。
食欲不佳巧解决
如考生因天热、紧张引起的食欲不振,家长在饮食上可注意以清热、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多准备一些煨、炖的汤类食品,如红枣肚片、银耳莲子羹等。夜宵里面,也应该含少量的蛋白质,不要喝咖啡、浓茶。
考前失眠别紧张
考前失眠并不可怕,考生可以先把“睡觉”的要求降低,只要求躺8个小时,放松,不要频繁看表。还可以躺在床上做一些放松训练,比如想一些美好的事情,还可以在床上看些比较轻松愉快的书,转移注意力。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