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或将相互认可
今年的自主招生大联合、大联欢是自主招生考生制度实施以来最有改革力度和争议最多的一年。从这些大联盟中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自主招生的未来发展趋势:“北约”、“华约”和“同盟”三大联盟的考生成绩不光可以在各自联盟内认可,而且可以被本联盟外的其他院校认可。
正如,“北约”中的部分高校要求考生在申请材料中注明是否获得北大的学校推荐资格。这样的学生最后如未获得北大的自主招生加分,也会成为其他高校争夺
同时,“华约”之一的院校交大招办负责人表示,AAA测试的成绩使用是开放的,不仅可在七所高校范围内使用,也可按照一定办法和程序向七校之外的高校提供。2010年实施测试后,就有合作高校之外的大学使用AAA成绩进行自主选拔认定。
联盟后的考试成绩和考试程序的认可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像国际货币如欧元、美元、日元等相互自由兑换和使用,也越来越像英语中的雅思和托福考试间相互认可和影响。
大联盟后对中学的影响
还有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中学以后会逐步严格控制学生申请高校自主招生的数量。详细理由如下:2010年的11月、12月两个月,各中学几乎都围绕自主招生在转。各所大学对考生提出的要求五花八门,单看成绩一项,包括考生成绩内容、中学签字人员、成绩附表等规定都不一样,有的大学要求提供高一高二所有期末考试的成绩,有的只要高二年级的成绩;成绩表上,有的要求班主任签字和教务部门盖章,有的得主管校长签字,有的还要求大校长签字才算数。2012年再这样折腾哪个中学都吃不消,会严重影响中学的正常教学秩序。
高考后自主招生?
为了争抢生源,今年,各大名校竞相“抱团”组联盟、抢占招生的第一时间,上述怪现象也让疲于奔命的考生叫苦不迭。替考生“松绑”,把高考成绩作为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准入门槛”的呼声由此不绝于耳。据了解,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已提出自主招生延后举行的建议。专家们表示,可参照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将自主招生考移至全国统一高考后。高考的分数和学生在高中里的表现,作为参加各类高校自招的条件,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专业发展需要,提出招生条件和测试要求,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情况报考适合自己的学校。
就这样的改革设想,我是有话要说的:首先,目前的高考已经不是全国统一命题模式下的高考,那该如何权衡北京市的600分和河北省的600分的含金价值呢?其次,把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推到高考后,只会让自主招生火上加火,考的好的,考的不好的,都会在高考残喘之后加入二次高考的竞争中,试图改变自己在前一次考试中的竞争结果。再次,把自主招生推迟到高考后,对上海、北京等考前填报志愿的地区也有操作问题,对黑龙江、山西等考后估分报考的地区也有影响,他们的志愿怎么报?最后,该改革设想虽好,但是改革前要考虑全面,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引,以最广大的考生利益为准绳,将这项改革的收益回归到有利于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中国高等教育选拔现状,回归到打破应试教育重视考生全方面素质发展上来。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