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答疑:高三学生难以解除的烦恼(2)
- 日期:2011-12-21 09:57
- 来源: 学网整理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你说自己把“友好的同班同学当成是竞争对手,……并不想这样,……我不应该去和她竞争,但是却按捺不住自己的行为,我会很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我真的不想这样” 庄子有一个故事,说的是“目的颤抖”。意思是,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特别是对注意力来说,越要让自己集中精神不受身边的人的干扰,那你就越会受到他们干扰了。因为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干扰上了。就好比有一个寓言故事:一个魔鬼对一群农夫说,我可以帮你们把村子前的山变成一座金山。只要你们每天都默念“大山变金子”九遍,这样天天坚持九九八十一天,那么村子前面的这座山就会变成一座金山。魔鬼在临走的时候说,你们在默念“大山变金子”的时候可不能想猴子,如果想了猴子,大山就不会变成金山的。农夫们开始努力念,但他们努力了十几年,都没成功。因为他们在努力提醒自己不能想猴子,结果他们就想起来了。你在学习中强迫自己不受那个竞争对手一举一动的影响,而努力要求自己,结果却更加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看看你的表现和这个寓言故事两者之间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建议你不必过于责怪和强迫自己不关注其一举一动,而采取一种“顺其自然”—— 不要恐慌和焦虑,不要刻意去极力阻止或对抗,要允许和任凭“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情况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学习,同时内心语言告诉自己“关注就关注吧,只要我能做好作业、听好课就行”,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该干的事儿干好。当以这种态度去对待,慢慢地你心绪就会放松,对“很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的出现也没有那么恐惧和紧张了,久而久之,当你真正得到了放松之后,“很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对你的干扰也就逐渐消失了。
你说“我觉得我是一个于是容易紧张、惊慌失措的人,我有时会很没有自信,会担心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在此我建议你给自己制定一个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最好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比如比如,上次考试的总成绩是400分,那么我们就设定下次考试增加50分,然后根据具体学科的学习情况把这个增长的分数分配到各学科,这样各学科就有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
其次,一旦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接下来你要切切实实的决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自己将会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与代价,以及用什么样的行动--确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行动与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天计划,用白纸黑字写出来)。世界上既没有不劳而获这回事儿,也没有东游西浪就能达成目标的。
第三,用此时此刻就去执行计划--锲而不舍的行动以及钢铁一般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恒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自己所设定的计划,每天上床之前检查验收。当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之后,你一定要给予肯定和褒扬,比如,今天我做的作业这么多,想不到我的效率如此高,今天完成了这么多作业,我又学到了很多知识,甚至比别人又多学了一些知识。这样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的愉悦和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如此每天反复,你的担心也就会被自己收获的满足所替代,当然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也就会高涨起来。
第四,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