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抢分必背:政治文明进化(5)

  • 日期:2014-09-24 10:20
  • 来源: 好学堂
  • 浏览:
  • 字体:[ ]

  ②过程: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5月北美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告独立,美国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成为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北美英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③意义:北美独立战争,既是民族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后来法国大革命和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均有重大影响。

  (3)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4日,巴黎人们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由于启蒙思想的深入动员,人们群众积极参与,他们三次发动武装起义,把革命推向高潮。经过了君主立宪派掌权、吉伦特派掌权和雅各宾派专政三个发展阶段。法国大革命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是同时代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4)英国君主立宪制: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了限制国王权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了《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权利法案》以明确条文来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后来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了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5)美国共和政体的建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它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6)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建立起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大革命后的70余年间,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先后出现过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随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度。

  归纳比较

  1.中外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制的比较

  (1)相同点: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不同点:①本质不同,三省六部制是体现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三权分立是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②权力的来源不同。三省六部制权力的来源是皇权,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权力实体;现代三权分立制的权力却根源于民众,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互相之间有着较强的独立性。③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三省六部制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三权分立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抢分必看】虽然二者的阶级本质是不同的,但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避免了一言堂,使决策具有科学性。这对我国当前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中国的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对后世各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不同点:①盛行的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机构,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②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分封制下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制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③在一定时期内的作用与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