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0.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析] 这是两组反义词构成的并列结构,“愚”与“智”、“贤”与“不肖”是对文,可以释为“愚昧、聪明、贤能、不贤能”。
从以上示例可以看出,句中对仗的往往是并列结构的短语,但是构成并列结构的成分有所不同,或为偏正短语(如例1),或为主谓短语(如例5),或为动宾短语(如例4、6、7、8),或为并列短语(如例10)。还有一些对文句(如例3、9)和互文句(如例2)也构成句中对仗。
二、 句间对仗
例11.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析] “明”与“娴”相对,动词,分别释为“明晓”和“熟悉”。同时,“明于治乱”和“娴于辞令”是两个动宾短语,又构成宽对,译为:“明晓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应对的语言。”
例12.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析] “入”与“出”为对文,在句法上作状语,可以译为“在朝(对内)”和“对外”。
例13.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析] “邪曲”与“方正”为对文,其中“邪”与“方”、“曲”与“正”又一一相对,语意相反。在句法上作主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分别释为“邪恶不正直的人”和“端方正直的人”。
例14.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析] “天”与“父母”、“始”与“本”分别相对,都为名词。其中“始”与“本”为近义词,可以译为“起源”“本源”等。
例15.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析] “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这是由8个名词组成的两组并列短语,不仅在句间相对,而且在句中也分别相对。其中“劳”与“苦”、“倦”与“极”,“疾”与“痛”、“惨”与“怛”一一相对,可以分别释为“劳累、辛苦、疲倦、困惫”和“疾病、疼痛、凄惨、悲痛”。从句法上看,作状语,当译为“在……的时候”。
例16.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析] “信”与“忠”相对,名词,分释为“诚信”、“忠贞”。“疑”与“谤”相对,动词,分释为“怀疑”、“诽谤”。“见”与“被”互文,同义互训。两句均为被动句,译为:“诚信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
例17.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析] “上”、“下”、“中”相对,可以释为“远古”、“近古”、“中古”。“称”、“道”、“述”相对,词义相同,是变文,可以释为“称颂、称道、称述”等。
例18.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析] “文”与“辞”、“约”与“微”分别相对,“志”与“行”、“洁”与“廉”分别相对。“文”与“辞”、“志”与“行”为名词,“约”与“微”、“洁”与“廉”为形容词。可以译为:“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