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变质作用的因素

  • 日期:2009-08-22 08:47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变质作用实质上是岩石中的矿物在新的环境中使原子重新组合,力求建立新的平衡,成为在高温高压下构造稳定的新矿物的过程。这过程大多数是在化学封闭系统中发生的,即其既不增加原子也不带走原子。控制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和溶媒。当温度<200℃和有少量液相存在时,矿物可以基本不变。随着温度的升高,岩石孔隙中液体的量也增多,反应强度也增大,新的矿物组合过程因而出现。当温度>700℃时,岩石中很多易熔组分变为液相,固体岩石和液态层相混在一起,从而产生介于岩浆岩与变质岩之间过渡型的混合岩。这种岩石是超变质作用的产物。其次,地壳中的高压亦能使矿物晶格构造的体积缩小,形成原子结构较紧密的新矿物。但仅有静压力是不足于使岩石性质发生完全变化的。大部分的变质岩是定向的地应力作用的结果。所以,发生于地壳中的每次大规模的构造运动,都能使大陆地壳的一些地方产生新的变质带。此外,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不仅形成高温高压,而且也常带进或产生一定的热液,它们对原有矿物的变质也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总之,变质作用和变质岩的形成是地球内动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和上述诸因素相互制约的结果。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