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题解析、范文点评(2)
任凭我歇斯底里,回答是一个静寂。我痛苦,心都快碎了。看着孩子小脸由温红变为铁青,我痛苦着,每一秒钟都在呐喊,每一分钟都在呼救。时间却如此漫长,如此漫长,如此漫长,24小时了,24小时了……
突然,我的身边有降落伞飞过,一个又一个,我看见一条绿色的长龙在奔向我的孩子,我全身颤栗,我兴奋,“快啊!快啊!快啊!”一切希望全都寄托在我的呼喊上。
我看见绿军衣在挥舞着手臂呐喊,我看见一位老人在竭尽全力呼喊:“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我的心顿时凝固了。
“我以前怎么了,我以前干了什么,说了什么呀!我多么的可笑啊!我在与谁争执啊?”我的心平静了,怒火熄灭了,是一种静秘(静谧),是一种辽阔。
我轻抚两下孩子的额头,纵身奔向辽阔的天空,我回身,凝眸依旧被压在被压的孩子,轻声说:“孩子,再等一下,再忍一下,有一位爷爷,有一群、一片、一连的叔叔在找你,在喊你,在救你,他们的心正在被炭火烤烧着,被怒火充斥着……
我先走了,不用担心,因为我坚信他们会来救你,他们会让你知道有人比我还要爱你,还要珍视你,他们一定会让你幸福的,我放心,我坚信,我坚定……
我自嘲地向我最后的归宿奔去。
【点评】:本文是阅卷标杆卷18+18+20=56分,可以说这篇文章颠覆了一般阅卷的传统,其丰富的思想,精巧的构思,连贯的文脉,流畅的语言表达,飞扬的个性令人不禁拍案叫绝。
青山一道同风雨(广西考生)
“轻轻地握着你的手,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
5月19日整个曾奔忙飞跑的中国,在尖利的防空警报中停顿三分钟。七天前的同一时刻,一场特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神州上下,共此国殇。
然而国殇里是一场悲剧,国殇更是一次空前的团聚。
很久之前,诗人王昌龄的诗句中这么写道:“青山一路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青山无法阻隔我们同舟风雨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了团结的民族头上那一轮共同的月。
一个人,一丝希望,一颗坚定的心。当救援队在汶川大地震的废墟下救出已被困的百余小时的乐刘会,在场的人激动地哭了,而她却没有哭。“我相信有人会来救我的,一定会,我相信你们!”弱女子哭了,紧紧接着救援员的手,一双手和十几双手紧紧地交握,这是一个灾民和她的救命恩人最质朴也最真诚的团聚。
五千米的高空有多高?问起参加救援的解放军战士,他们会告诉你,5千米是我们能否拉住受灾人民的手的距离,不顾乌云,快速跳在这里,这是一地乡民与国家间最动人的团聚。
海洋曾把世界割裂成对立的区域,而今天的海洋不再阻断世界的爱心汇聚在一起。这爱心来自东邻日本每个便利店前的捐款箱,来自大洋彼岸美国遍及全州的慈善机构,来自大陆两岸那些并不富裕的亚非国家一笔笔友谊的捐款。中国和世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分歧在灾难面前湮没成沙,随着飞机和航船源源不断地向着东方的中国而来,这是全世界和各个国家的人心最盛大的团聚。
怆然的灾难,古来有之。然而历史由古而今谁可曾见过这般振奋人心,撼天动地的团结?《史记》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在今天,这是人民与人民,人民与国家,国家与世界的携手,何愁家不安,何愁国不兴?
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团聚一处。而将五洲四海的人们集汇在一起的纽带,也许,是这样的期望: 为天下立心,为生民命,为往圣读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点评]:文章符合题意,选典型的事例,层层深入论证。材料新鲜丰富,构思新巧,见解新颖,语言流畅。融现代歌词、古代诗文、现实场景于一炉,富有文采,有较深厚的文学底蕴。书写美,视野开阔,意境高远,思想深刻。评60分。
2008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题解析、范文点评(2)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