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数分类:
50字 100字 150字 200字 250字 300字 350字 400字 450字 500字 550字 600字 650字 700字 750字 800字
900字 1000字 1200字 1500字 2000字
> 体裁分类:
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写人作文写事作文写景作文写物作文想象作文抒情作文描写作文科幻作文作文题目毕业作文
成长动物公德励志情感人物事件文化哲理植物自然

写作素材专辑(147)(2)

时间:2014-01-08 12:11来源:乐学点击:字体:[ ]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4、自己打倒自己
   1950年3月的一天,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出现了一本《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作者乃他的政敌毛泽东。
   毛泽东此书写于1936年12月。当年,蒋介石也曾翻阅过这本书。但他当时正忙于跟毛泽东打仗,心静不下来。如今,他是败军之将,正在作沉痛的反思。读毛泽东此书,使他感慨万千。这时他才明白,毛泽东正是用这些战略战胜了他。最令蒋介石叹息不已的是毛泽东书中的一段话:“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蒋介石不正是毛泽东所说的蠢人吗?
   蒋介石此时此刻方认识到自己在发动内战之初所实行的“速战速决”、“全面进攻”战略犯了根本性错误。蒋介石认为:“我们此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军打倒,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5、“捐钱”的实验
   美国一所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学生们在下面的三种情况下,选择其中的一种,捐出自己的钱来进行援助。
   这三种情况如下:一是非洲中部遭遇严重旱灾,许多人正面临死亡的严重威胁。二是大学中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无力负担学费,已处于无法继续学习的困境。三是购置一部复印机,放在系办公室里供学生们使用。学生们以不记名方式选择,结果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选择捐钱买复印机;有百分之十二的学生,选择捐钱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只有百分之三的学生,选择捐钱援助非洲的难民。
   这个没有任何引导的实验,一方面说明每个学生都程度不同地关心他人的困难,愿意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学生更关心的是与自己切身的利益相关的事情。
  
   6、失明:因祸得福
   杰克逊在乘坐地铁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年老的盲人。老人非常健谈,他们开始闲聊起来。老人告诉杰克逊,他是南美白人,从小就很讨厌黑人,认为他们低人一等。在念书的时候,有一次他被老师指定负责办一次野餐会。同学中有几个黑人,因此他在请柬上注明:“此次野餐会,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美,人们都明白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收到请柬后,全班哗然。
   老人接着说,后来他在波士顿读研究生的时候,发生了一次车祸。这次车祸让他双眼完全失明。然而,他最大的苦恼是弄不清对方是不是黑人。
   他苦笑道:“我向心理学导师谈起这个问题,他没有直接指明我是否出现了心理障碍,而是善意地开导我。后来,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一天,导师告诉我,他本人就是黑人。此后,我对黑人的偏见完全消失了。对我来说,我只知道导师是好人,他学识渊博,口碑很好,至于肤色,于我已经毫无意义了。”
   车快到终点站了,老人问杰克逊:“先生,你是黑人吗?”杰克逊说:“是的,我是黑人。”老人说:“我不介意。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啊!”
  
   7、黑夜里的袭击
   这是一个美国作家的故事。
   当这位作家还是一个少年时,由于家境贫寒,居住在一个破败、粗陋的街区。这里街头总是游荡着身穿奇装异服、富于攻击性的不良少年。为了在这个群体里生存,他必须在着装、行为等方面向这些孩子靠拢。而在老师眼里他就成了个异类。
   其中有一个老师对他最严厉,他也最怕这个老师。有一天,在上这个老师的课时,他又忘了放下衣领(在上学路上,他必须把衣领竖起来,模仿那些街头的孩子),这位老师发现后,马上命令他把衣服脱掉。
作文投稿

写作素材专辑(147)(2)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