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2)
哈萨克人训练有素的金雕除了狩猎最大的一个用处还要看护羊圈。它们驱赶野狼在新疆哈萨克人的草原上是司空见惯的。在看护养圈的时候,周围是没有牧人的!
在全世界的动物园里,没有人工繁殖过一只金雕,因为这种鸟最向往自由与爱情,它们不屑于人工凑合,甚至在动物园里以撞笼而死相抗。
分布范围
金雕是一种留鸟,分布较广,遍及欧亚大陆、日本、北美洲和非洲北部等地。在我国的分布的范围也很大,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东南的局部地区。金雕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其中加拿大亚种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分布于其他地区的都属于中亚亚种,其中也可能有一些是旅鸟或冬候鸟。
生长繁殖
金雕的窝筑在崖峭壁的洞穴里,或者孤零零的一棵大树上。金雕的蛋白色褐色都有,每窝大约产1—4个,一般是2个。雄雕和雌雕轮流孵化,经过40—45天,小雕即可出壳,3个月以后开始长羽毛。一般只有一二只能够存活。
金雕的繁殖较早,筑巢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疏林内高大的红松、落叶松、杨树及柞树等乔木之上,距地面高度为10~20米左右。有时也筑巢于山区悬崖峭壁、凹处石沿、侵蚀裂缝、浅洞等处,巢的上方多有突起的岩石可以遮雨,大多数被风向阳,位置险峻,难以攀登接近。巢由枯树枝堆积成盘状,结构十分庞大,外径近2米,高达1米半,巢内铺垫细枝、松针、草茎、毛皮等物。有时还要筑一些备用的巢,以防万一,最多的竟有12个之多。它也有利用旧巢的习惯,每年使用前要进行修补,有的巢可以沿用好多年,因此巢也变得越来越大,最大的“巨巢”就象一座房子一样构筑在大树的顶部。当然,如果巢的体积过大,也会使树枝无法承受,或者被大风吹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如果巢中食物不足时,先孵出的个体较大的幼鸟常常会向后孵出来的个体较小的幼鸟的身上啄击,并将啄下的羽毛等吞食,如果缺食的时间不长,较小的幼鸟有避让能力,尚不致于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亲鸟长时间不能带回食物,同胞相残则不可避免,较大的幼鸟就会把较小的幼鸟啄得混身是血,甚至啄死吃掉。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幼鸟20日龄前后,因为20日龄以前,常有亲鸟在巢中守护。这种同胞骨肉自相残害的现象在大型猛禽的幼鸟中并不罕见,这也是它们依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进行的种内自我调节。因为猛禽捕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而食物的来源往往呈周期性波动,当食物短缺时,如果不进行种内的调节,将对于整个种的生存和发展十分不利。它们就是利用雏鸟出壳的先后不同所产生的身体发育上的差异,通过种内的调节,淘汰弱小的个体,保留强壮的个体,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使物种得以健康繁衍。
相关资料
金雕素以勇猛威武著称。古代巴比伦王国和罗马帝国都曾以金雕作为王权的象征。在我国忽必烈时代,强悍的蒙古猎人盛行驯养金雕捕狼。时至今日,金雕还成了科学家的助手,它们被驯养后用于捕捉狼崽,对深入研究狼的生态习性起过不小的作用。当然,在放飞前要套住它们的利爪,不至于把狼崽抓死。据说,有只金雕曾捕获14只狼,它的凶悍程度可见一斑。
金雕并非金色的雕,尽管它源于希腊语的名字直译是金色的鹰。这里提到的金色,可能是就它头和颈后羽毛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的金属光泽而言,因为它全身的羽毛呈栗褐色,跟金色相距甚远。金雕体长近1米,体重6千克左右,是雕中最大的一种,它们的腿除脚趾外全被羽毛覆盖,看上去确实仪表堂堂。
金雕翼展达2.3米,飞行很快,在追击猎物时,它的速度不亚于猛禽中的隼。正是因为这一点,分类学家最初将它们列为隼的一种。金雕飞行快捷,它有机智灵活的捕猎方式。在搜索猎物时,金雕是不会快速飞行的,它们在空中缓慢盘旋。一旦发现猎物,它们便直冲而下,抓住猎物后便扇动双翅,疾若闪电般飞向天空。刚刚出窝的狼崽常常遭到这种袭击,待母狼赶来营救已为时过晚。在空中,金雕也能随心所欲地捕食。有人记述过金雕从地面冲上天空,捕食飞过的野鸡的情形:金雕冲上天空,当飞到野鸡下方时,突然仰身腹部朝天,同时用利爪猛击野鸡。野鸡受伤后直线下落,金雕又翻身俯冲而下,把下落的野鸡凌空抓住。这简直是一位卓越的飞行家在表演。
金雕(2)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