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作文(4)
对联起源,一般都认为始自五代十国。后蜀国王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称为第一幅春联。春联、门联(楹联)到明清盛行起来,至今不衰。
对联因其短小,技巧性强,所以会对对子被看作是有学问的标志。也因其短小,朗朗上口,用在口语中很有气势。在对联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有趣的典故,今举其一,以娱各位:
清代贵州著名诗人周渔璜(1665-1714),名起渭,号桐野,贵阳青岩人,年轻时常在某寺挑灯苦读,有时彻夜不眠。此处长老很喜爱他,二人相处十分融洽。一天,长老想试他胸中才学,便以腊梅含苞未放为题出了一联:
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
周渔璜会心而笑,立即对到:
椒实既熟,夹壳长老黑心。
长老听了,哈哈大笑,从此更加看重渔璜。
一天,周渔璜任浙江主考初到杭州。一群考生听说他是贵州“蛮子”,认为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就将他围住,借“狂欢”为名,故意为难他。其中一位考生高声问道:
洞庭八百里,波涛涛,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周渔璜凛然答到: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这群考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为他们莽撞的行为后悔不迭。
周渔璜奉旨阅兵江淮,来到江苏镇江。一日闲瑕,便往古刹金山寺游览。金山寺长老听说他生于“蛮荒之邦”,就有点鄙夷他。这时暴雨骤至淋打着江边沙滩,长老故作谦逊地道:贫僧偶尔想到一副对子的上联,苦于不知下联如何对,请大人赐教。上联是: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周洞察其意,指着祭坛上摇曳的烛光答到:
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长老十分惊异,连声称赞周渔璜“奇才”!
总之,汉语言中,有趣的东西很多。
态度端正了,问题明白了,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学习汉语言文字,如何准备高考作文。
备战高考作文(4)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备战高考作文(4)相关的作文:
- 2005年高考作文指导12014-02-06
- 2005年高考作文指导22014-02-06
- 2005年高考作文指导32014-02-06
- 2005年高考作文指导42014-01-29
-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22014-01-29
-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32014-01-29
- 高考作文高效指导揭秘之:确定文体2014-01-08
- 专家支招:锁定2005年高考作文60分-12013-12-26
- 专家支招:锁定2005年高考作文60分-22013-12-26
- 专家支招:锁定2005年高考作文60分-42013-12-26
- 四川2005年高考作文公布:以“忘记与2013-07-23
- 2005高考作文上海卷之王朔版2013-07-23
- 2005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传出教育重要2013-05-14
- 2005年浙江四位高中教师当场同题高考2013-04-16
- 高考作文备考方略2013-04-16
- 高考作文胜棋四步2013-04-16
- 试论高考作文的深度意识2013-03-27
- 高考作文拿满分的诀窍2012-12-31
- 时评:假大空废--高考作文成了流水线2012-12-21
- 考试故事:我写了篇令自己羞愧万分的2012-12-12
- 高考备战进入“10日之痒” 状元谈迎2012-11-14
- 分析历年高考作文 预测06年高考作文2012-10-20
- 高考作文不限文体并非可“四不像”2012-10-01
- 走出高考作文的四大误区2012-08-10
- 上一篇:试论高考作文的深度意识
- 下一篇:高考作文胜棋四步